二航文化

shipping culture

二航文苑

首页 二航文化二航文苑

离别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0-06-28阅读次数:

离别的意义
黄燕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柳似烟,花似锦。一片孤帆,伴着诗人的故友漂向水天相连的远方,直至帆影消失在碧空尽头,诗人却仍伫立楼头,凝眸远望,不愿离去。或许在他的脑海里,满是离别前那段日子里的点滴,曾因志同道合而惺惺相惜,为彼此与当下的格格不入而自嘲不已。他们饮酒作诗,悠然自得;他们高谈阔论,痛快淋漓;他们意犹未尽,但愿长醉不醒。而天下哪有不散之筵席,于是,离别的惆怅徜徉在诗行里。
    古人的诗,让我想到身边的这些同事,大家在一起相处了两年。在这两年的时光里,我们从不相识到心与心的靠近,其间有过欢笑,也有过争吵,我们曾一起为远离城市来到这穷乡僻壤而迷茫;曾在中秋节的酒桌上仰天痛饮,为思念亲人而默然相对;我们在施工现场,默契配合,同甘共苦;我们也围坐一团,畅谈着理想的美好与人生的真谛。可终究还是要分别了,因为南通润德项目,已渐入尾声。随着传真机吐出的一张又一张调令,他们也将一个接着一个的陆续离开。几番依依不舍后,他们背起行囊依次迈出项目部的大门,一步一转身,与我们挥手作别。刹那间,有千般的感慨涌上心头,却无法用语言形容,因为所有的言语在此时都是那么的苍白。可能大家都是一样,离开的,留下的,都不知该如何去表达此刻的感受,各自心照不宣,不想让这离别的伤感弥漫彼此的心房。或许让一切尽在不言中,恰好是最适宜的表达。默默地目送着那一个个远去的背影,我衷心地祝福他们,到新的项目能一帆风顺。
    人去楼空,项目部在这个冬季里,愈加显得寒冷与孤独。我的隔壁,曾住着小武和沈忽悠。沈忽悠每每醒得比我早时,就会使劲敲打着我的墙,把我从梦中惊醒。一看时间,离上班足足还有一个多小时,我气得捶胸顿足。为了还击,我会趁他因通宵加班而熟睡时,突然破门而入,用很大的声音阅读公司员工守则,告诫他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可任凭我声音有多么的洪亮,这老先生依然睡得风起云涌,我只有很无趣的走开了。
    还记得一日清晨,我心血来潮,想换个发型,于是让卜姐给我辫了两个麻花辫,正美滋滋的向办公室走去,却在洗脸池旁遇到了我的师兄张杆子。这位同志手拿水杯,口含牙膏沫,用一条粗壮的腿挡住我的去路,嘴里含糊不清的嚷着:“回去,回去,你忘拿毛主席语录了”。好纳闷啊,难道我的发型像文革时期的造反小将?真令人哭笑不得。还有许多许多这般开心的事,终究成为过眼云烟。正如老李震耳欲聋的呼噜声,技术员成诚引颈高歌作陶醉状,小卢讲冷笑话时的幽默,周周酷似蜡笔小新般的语气,冯部每天行色匆匆地从办公室门前经过……这些情景,只能在记忆中慢慢回味。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与他们,也许会擦肩而过,也许会不期而遇,也许若干年后,我不能像现在这样一一叫出他们的名字。但是,这些美好的回忆,定会铭刻在我的心底,永远的生动有趣。
    我们留下来的人,彼此也明白,待到项目竣工之时,终有一别。无数次的聚散离合,我们习以为常。只是,为了那些离开项目的同事们,当然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在最后这短短的几个月里,除了更加珍惜一起相处的时光外,还应将离别的忧伤化为工作的动力,站好最后一班岗。因为这项工程,凝聚了所有离开的,以及留下的,领导们和同事们的心血,我们有责任为它划上圆满的句号。
    来到江边,并无意于效仿古人。我虽因李白的那首《送孟浩然之广陵》,陷入了离别的惆怅。然而,当我眺望着远处,那座大桥上川流不息的车辆与人群,那一艘艘正准备停泊靠岸的轮船,我忽然间明白了,此离别与彼离别之间的不尽相同,从某一个方面来说,我们的离别,似乎赋予了更加崇高的意义。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