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航文化

shipping culture

二航文苑

首页 二航文化二航文苑

船之梦

发布时间:2008-05-20阅读次数:

船之梦

吕树胜

 

    生在长江边,长在长江边。小时候,常喜欢独自徜徉在黄昏的江堤,沐浴着凉丝丝的江风,看那滔滔东去的江水、来来往往的船只和江上浑然成排的灯火。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幼小的心灵里便自以为自己就是那船上的主人,仿佛那穿梭络绎的船只上有我。多有诗意,多么神奇的想象——我的船之梦,在童年的暇光里,它像影子一样时刻伴随着我。

    儿时的理想终于在多年后实现了,大学毕业,我如愿以偿,作为一个驾驶员分在了船上。每每唱起那支航海系系歌——“一群勇敢的海燕,勇往直前白云浪尖,激荡着真正远航的笛声……”想起船员们指点江山、力挽狂澜的英雄气慨,就觉今生今世选择了船员这一职业,实在不枉男子汉一场。

    带着那个逛江堤沐江风的童谣,带着那个雷鸣电闪的海燕之歌,我上船报到了。记得报到那天,一位年近花甲的老水手惊愕地看着我——“大学生,学驾船?”语气里一半是怀疑,一半是否定。我的一腔热血浸在了冰水里,难道这一生选择了船会是错?

    初来乍到,我开始悉心地观察船上的生活。海就在脚下,击长空挽狂澜无法抗拒的诱惑和梦中湛蓝湛蓝的浩瀚就在眼前,“上帝老大,船长老二”的西方航海古谚久久地激励着我,我惊异地发现船员生活是那样海阔天空、山高水长,老水手那句“大学生,学驾船?”的疑问渐渐离我远去,我仍倔强地认为我的选择没有错。

    闲来无事,老水手拿出一叠被水渍得发黄、被烟灰染得发黑的家信,这些信压迫得老水手像欠了妻儿无法还清的人情债,信中的句子——“作为丈夫,你给了妈妈多少温暖;作为父亲,你给了孩子多少关怀”——也一次接一次地在儿子的信中重复着。如今,他的儿子都已长大了,而这些信却留得他这生回味……我心中弥漫着一团浓雾,苦涩又困惑——难道我也要像老水手一样走完我的生命历程?

    船上的生活单调、乏味、无聊,每每上岸“沾地气”,便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确,船与岸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这种感觉是长期生活在陆地上的人们所无法体验的。在四面临水、一面朝天的船上,如果不是岸上风景的感应,你真感觉不出四季的更迭,所以每每“沾地气”后回船,便觉意犹未尽,那种无限依恋的感情让你觉得岸上的世界好精彩,而相比之下,船上的世界好无奈。

    对于大量的余暇时间,我已习惯于睡觉和给朋友写信。给朋友写信实在是一个难得的好消遣,高中时代的朋友大都留在了办公室,他们来信反反复复地劝说我离开船这个“鬼”地方,有的甚至替我在岸上联系好了单位。每当读及这些信,老水手的那句“大学生,学驾船?”又在我耳际萦绕。我徘徊又迷惘,这一生在船上独守孤独和寂寞值得吗?

    终于有一封格调别致的信,是女朋友寄来的。她也是背着父母及朋友的劝阻、家庭和社会和压力同我这个驾船的谈上了朋友,对驾船这一职业她没有一丝一毫的否定——“我选择了你同你选择了船一样的艰难,身旁尽管有许多冷嘲热讽,可但丁的那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不正是冲着你我而来的吗?”一股热流涌遍我的全身,今生今世选择了船,无怨亦无悔!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