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熬的两昼夜
刘国勋
这是“航工桩四”从上海调往海南途中遇到的惊险一慕,时间过去几个月了,现在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去年十二月二十日深夜,桩四由“航拖
我们上桩四后,立即抛一锚固定。离锚地还有四、五海里,拖轮在外围费了好大劲才抛过来一撇缆,穿钢绳拖带。就这样,赶到锚地已是凌晨四、五点钟,天还没亮,这可是最近的一块锚地,后来查海图为大、小嵛山锚地。
这个地方并不理想,两座山伸出海面呈“U”字型,挡东北风的大嵛山较长,约2公里。桩四及拖轮进入锚地后,各自抛锚。这里的涌浪根本没有减弱,东北风稍稍可挡一挡。桩四人员分班值守,而这段时间领队和船长根本没合过眼。天刚朦朦亮,四周的地形便一目了然。涌浪一阵阵卷上甲板,随着船体剧烈的晃动,锚机钢缆便一张一弛地在导缆筒中来回搓动。钢丝绳磨破断丝是极危险的,为减轻某一段的长期磨损,隔一段时间便要松动一下。我们后面不远是一小山丘及暗礁,在涌浪下或明或暗,而船舶一旦失去控制,就会直接触及它们。大伙想方设法,用厚厚的帆布包扎钢绳,让钢绳与缆筒中间隔一层层厚厚的帆布,这样才稍稍安心。中午,船长柳华斌带领大家清理另一只备用锚,由于它已和拖缆(龙须缆)缠在一起。大家也顾不了风浪,说干就干,除机仓留一人值班外,其余四人全部上甲板,打链子,用铰车一段接一段地将拖缆拉上甲板。每个人穿好救生衣,互相提醒抓牢固定物,任凭风浪翻来,浸透衣服鞋袜,也顾不得寒冷,晕船的呕吐了接着干,硬是用三四个小时才将一根拖缆清理顺当,扎牢固定,有了一口备用锚,大家才缓了一口气。
第二天上午风向急变,这时桩四不仅要承受涌浪的颠波,还在横向风力的作用下左、右摆动,桩架在横倾时发出“嘎嘎”剧烈的撕裂声,一声声震人心弦。这是桩四第一次远海航行,左五度六度,回位后又右五度六度。如果涌浪再加大,后果不堪设想,所有押船人员心里都捏了一把汗。拖轮不时通过高频询问船舶情况,此时只有静静地等候风浪退去,结束这难熬的日子。时间在缓慢地流过,风力时而加大时而减弱,所有的人不敢掉以轻心,更不用说睡了。
漫长的两昼夜终于熬过去了,第三天一大早,当风浪稍稍变小后,拖轮通知立即启航,大家马上备车起锚开航。
当我们顺利地到达海南时,领队接到消息,在同一时间,兄弟局的一艘桩船15号在南中国海靠近新加坡附近失踪,大家得知这一消息后,沉痛中又不禁为那两昼夜冒了一身冷汗。



二航新闻
集团要闻
国资动态
业务动态
媒体聚焦
二航人
专题专栏
港航
路桥
市政
房建
其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