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航文化

shipping culture

二航文苑

首页 二航文化二航文苑

大桥印象

发布时间:2008-05-20阅读次数:

大桥印象

□朱 丽

 

    在寒风瑟瑟的傍晚,我乘船前往苏通大桥北索塔施工现场。曙色的晚霞与薄雾轻纱中,密匝匝的桥墩宛如金色的长龙,蜿蜒遨跃江心。北、南索塔恰似仰天长吟的龙头,嬉戏着千米间的江涛;四根擎天塔柱融入朦朦夜空;塔顶灯火通明,犹如缀满宝石的皇冠。

    船越往江心,愈觉风浪大。门窗震得呼呼直响,船晃得像荡秋千,浪花飞溅船头。一个白浪扑来,江花与船舷平齐,差点涌进船舱。老陈船长说,预报市里4级风,江心至少是5级,塔顶还要加一级,塔区几乎每天6级以上。入冬以来,晚上气温持续零下5。去年最冷时零下12,甲板上滴水成冰,锚链挂着三尺冰凌啊!

    刚上趸船,就听见水流冲击平台钢管桩、承台吊箱的“嗬嗬”吼声。在112.5高的北塔上、下游塔顶上,我先后与正在朔风刺骨中作业的班长安小国和李天亮有了一番交谈。

 

当工人就要当个好工人

    世界最高塔施工难度大、建设标准高,在酷似“冷藏库”的百余米高空,工人是如何克难奋进的?

     “当工人就要当个好工人。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亲临慰问,指挥部又发起第五战役,为了世界第一大桥,为了中华振兴,不管多苦、多累,我们都要‘雄起’”。这句朴实的“川味普通话”出自小伙子李天亮口中。他年方31岁,却当了十余座大桥的作业班长,人们戏称他“天霸”、“天豹”。

    李天亮说,这些时特别冷,伴着结冰夜班作业,穿多了干不了活。1件保暖内衣、3件毛衣、1件紧身棉袄,干冷的北风还一股劲地往里钻,再厚的衣服也不管用,一会儿手脚就麻木了,风吹得骨头发痛,快要裂开一样,只有拼命地干活才暖和一点。可一出汗,风一灌,更是凉透了心,浑身打“激凌”,才裹着大衣歇一会儿。

    问及如何保证进度,确保战役目标时,李天亮说,在夏季,夜间的工效比白天高。而冬季,夜间作业时间缩短,手脚放不开,凌晨冰点又不允许施工。每节段4.5高,平面面积相当于一套“三室、两厅、两卫”的住宅,钢筋密密麻麻,施工工序又复杂多变,混凝土凿毛、解除水平定位槽钢、调位钢筋、绑扎钢筋、支立模板……浇筑混凝土、覆盖保温,都必须按极高的标准作业。我们每班配足80人,按工序及时调配,绑扎钢筋需要3612小时工时,立模板需要7224小时工时,把握住关键工序突击,定人、定点、定标,才实现10天完成两段的目标。

    李天亮说,我们和上游塔柱是伙伴战友,又是竞争对手。每当兄弟们跟我叫苦时,我就对他们说,要向上游塔柱的兄弟们学习,决不能落在他们后面。如今,已经从低一段变成反超一段。

    他动情地说,人需要有上进心。建好大桥为苏通人争脸,为国争光!每次领导到现场,一见着我就拍着肩膀问:小伙子,进度怎么样?下班时,还带我一起坐车回去,让我很感动!如果工作做得不好,大家会瞧不起,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信任自己的人。

 

给塔柱穿上皮衣服

    谈到如何保证索塔混凝土施工质量时,李天亮领着我到刚浇完的节段。我看到塔柱被一层绿色的皮革包裹着,就象穿了一件皮衣服。李天亮说,这件皮衣服是按塔柱量身特制的,共分三层,里外层是人造皮革,中间夹真空棉,防火、防水、防风。每节塔柱浇完后,都像初生的婴儿在这样的保温被里呆上7天。

    他还告诉我,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的每一环节,都要做好全过程保温。塔顶上设有温度计,随时掌握混凝土和环境温度,连输送混凝土的泵管都用土工布、麻袋紧裹。外模的四周套上“皮服”,皮服的缝隙用土工布裹得严严实实。混凝土浇筑时,提前三、四个小时通知拌和站准备热水拌合混凝土,控制混凝土入仓的温度,用碘钨灯对模板周围加热。混凝土一浇筑完,就用保暖材料覆盖,碘钨灯加热每1.5就布置一支。模板一拆除,就对混凝土表面喷洒养护剂,并包裹一层塑料薄膜,从顶口向内喷洒温水,再裹上保温被。

    他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照料儿子过冬都没得这样精心细微,硬是生怕混凝土冷着、冻着、感冒。

 

精品,要用心去雕琢

    安小国,这个参加过江阴大桥、鄂黄大桥施工的30岁的小伙子,具有高塔施工的实践经验。他说,来到苏通大桥之后,感觉到苏通与任何大桥施工都不同。但设备先进了、工艺先进了,工人操作起来更方便。

    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标准要求更是严格。在拼装DOKA模板时,连钉钉子这样简单的工序,外国技师都要亲自示范,如有1毫米偏差,马上会让你把钉子拔出来重新钉。好在我们在李洪军工长的带领下,好学、善思、扎实,让他翘起了大拇指,为中国人争了光彩。

    我们精细化管理,进行员工素质养成。塔柱上,专设吸烟、休息区,备有8个钢烟灰缸,既可防火,又避免了烟头入仓环境污染。

    在这里,会开得最多,自520进场,作业队共召开了56次安全、质量等管理会议,安全、质量、创新、先锋、廉政是逢会必讲。特别是安全工作,有的员工思想上不够重视,或对操作规程不熟悉,我们就会再给他上安全课,给他讲最普通的故事。比如说,跳板上有“朝天钉”,就会扎你的脚;交通船未停稳就往岸上跳,就有落水的危险。我们通常编成朗朗上口的警句,让员工们好记。“安全第一、人人牢记”,“劳保用品是法宝、上岗操作穿戴好”,“你是家庭的大树,为了家庭的幸福,请把安全放在你的心中、眼中、手上、脚下,别让家人牵挂”等安全语录,施工人员都耳熟能详。我们经常对安全员说,“安全、要用眼睛去发现”,不要局限于表面现象,发现了要立即整改。

    他说,这个冬季,塔柱与支撑的高空、交叉作业,防滑、防坠物是首要安全隐患,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尽管我们施工横梁、上游塔柱慢了点,但正在按照“三个确保、提前通车”的重要指示,既确保安全质量,又迎头赶上。

    问及安小国春节回不回家过年,他说,我们作业队只有3人家里有要事要回家,其他人都说好了不回。为国争光,军令如山,工期紧迫啊!安小国说:我想对远在贵州的爸妈说,对不起,过年不能陪你们。想对婆娘说,盼你能带娃儿早点来看我!

    我深深地感到,一线的作业员工,是“苏通大桥最可爱的人”!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