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航文化

shipping culture

二航文苑

首页 二航文化二航文苑

梦圆杭州湾

发布时间:2008-05-20阅读次数:

梦圆杭州湾

□张校昌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在建和已建的世界最长的跨海湾大桥,大桥工程浩瀚,它全长36公里,投资总额高达118亿元,仅桥墩就有660个,其科技含量之高、施工难度之大在全国乃至世界桥梁建设史上都比较罕见。

    怀着对杭州湾大桥的敬仰之情,七月份我来到了二航局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部。项目部现有员工110人,平均年龄为34岁,其中大部分是桥梁、港航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的优秀人才,承担着杭州湾大桥施工难度最大的主桥——南航道桥的施工任务。

    杭州湾波涛汹涌,风急浪高,气候复杂多变,是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全年有效工作日不足200天,工程难度可想而知。而南航道桥施工区域风急、浪高、流速快、潮差大,不利因素较多,施工环境极其复杂,特别是318米独塔斜拉主跨和长度120米钻孔桩基础施工更是世界罕见,此项工程的建设将会对我局建桥由“江河时代”向“海洋时代”迈进产生深远的影响,承建此项工程艰巨而光荣,对于大桥的建设参与者,特别是我们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重要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经过紧张的两天培训,我们终于踏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第一次参加工作,感觉跟学生时代是不一样的,激动?兴奋?亦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吧!我被分配在工程部工作,主要任务就是协助做好施工方案的编制、报批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编制、整理。在部门负责人的指导下,我开始慢慢的接触各种资料,尤其是施工方案和细则,更是翻看学习的重点。对于我们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讲,看施工方案、细则确实有一种说不出的吸引力。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我把资料柜里的方案、细则基本上都翻看了一遍,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向老技术人员和前辈们请教。在他们的悉心指导、帮助下,通过到施工现场观摩、学习,我对相关的施工工艺都有了大体上的了解和认识。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记得小的时候,当科学家的梦想伟大而遥远,但却一直为这个飘渺的梦想努力着;中学时代,那一身橄榄绿是多么的魁伟英武,于是当一名军人就成了我那时的梦想。随着年岁的增长,自己的理想也越来越现实,当我在课外活动课上见到那些世界知名建筑的图片和模型时,心灵被深深的触动了——做一名建筑工程师,为人类的文明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而大学的四年,是我真正为理想拼搏奋斗的四年。在这四年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专业方面的知识,接触了大量与建筑相关的课外资料,这更增加了我对这一行业的热爱与追求,更加坚定了我要为之奋斗的信念。

    现在,这么宏伟的工程、这么优秀的项目部给了我们施展抱负和才华的空间,我们正在认真学习各种施工工艺,积极向前辈和师傅们请教,学习他们的施工经验,争取健康而迅速的成长;我们和同仁一道正在慢慢实现自己的理想,建设一流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书写桥梁历史上自己的辉煌篇章!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