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航文化

shipping culture

二航文苑

首页 二航文化二航文苑

花甲大寿

发布时间:2008-05-19阅读次数:

花甲大寿

李水泉

 

    李师傅是前年退休的,尽管他仍有硬朗的身板、娴熟的木工技艺、丰富的现场管理经验,可还是退了。一辆双排座从远在千里之外的施工现场将两只木箱、一卷铺盖拖到他家,他眼里闪着茫然若失的浊光。

    春节前夕,由我牵头承接了一个小工程,又要抢枯水,又要保质量,困难不少。本来我有“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可时下春节,周师傅、陈师傅都连续三年没回家过年,难道还要让他们连续下去?我想起了李师傅,决计劳他大驾,请他出山帮帮我。

    李师傅的家算是传统型的幸福家庭:老伴健在,儿孙满堂,还带三姑六舅。李师傅退休后,练练气功,弄弄剑,间或做点木工活,煞是惬意。逢年过节,近处的侄子外甥拎上老酒鱼肉,团聚一餐,弥补了往日流离之苦,远处的同胞兄妹寄上几斤茶叶土产更添手足之情。要请老头儿春节出山我真不好开口,但我还是说了,李师傅沉默半晌,来了。

    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为了赶在年前抢浇出十几个桩帽,工地上仍赶紧地干着。数九寒天,江中朔风刺骨,十几号人由李师傅前后指挥,干得十分顺当。中午天气更恶劣了,小船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人们冻得手握不紧拳,上牙下牙直嗑嗑。

    快下午五点了,还有两个桩帽未浇,我真想打退堂鼓,等明天再来扫个尾,“李师傅,您看……”李师傅瞅了一眼大伙儿,“还是咬咬牙干完吧,省得明天又得租船。”话音未落,手上的振捣棒叫得更欢了。

    老头儿顶着干就是无声的命令,谁也没说个不字。晚上八点,最后一根桩帽终于浇完了,大伙儿迫不及待地收拢了工具涌进食堂,抹一抹嘴脸,咕嘟嘟灌下几口酸辣汤,呵出一口热气才活动开了眼珠,瞅准了合胃口的菜,要上二两半斤白酒,寻个地方喝开了。

    我知道李师傅爱喝两盅,只要“高度纯白”,并不介意散装、杂牌。热腾腾的酒菜端上了桌却不见了老头儿的踪影,问谁谁都没见到。这老头儿,黑灯瞎火的跟谁躲猫猫呢?“李师傅!”“李师傅!”我一声高一声地向他宿舍走去。

    几盏路灯懒懒地照着寂静的工地。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抱着一包东西急急向江边走去。李师傅这是干啥呢?我急急追了上去。

    到江边一看,老头儿正把一只只草袋盖在浇好的桩帽上,还用石块这儿压压,那儿按按。

    “李……”我正欲喊他,却突然发现老头儿眼里闪着泪光,还发出声声长叹。

    “李师傅,您这是……快歇着吧,去喝口热的暖暖身子。”

    “嗳,你先去,我跟着就来。”说罢老头儿背过身,又抹了几下眼睛。这是怎么了?我跟老头儿一块干过十多年,这可是头一回见老人掉泪。

    第二天一大早,我来到李师傅家,一推门见他家热闹非凡,儿孙媳婿亲朋好友济济一堂。原来昨天竟是老头儿的花甲大寿……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