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昨日歌声
静然
他时常在回忆,那回忆犹如昨日的歌声,那么迷人,令人陶醉……
是的,他还是当他的党支部书记,只是没有往日的那种号召力,权威也打了大大的折扣。现在讲究的是“物质刺激”,谁有分配权,谁就有了号召力和权威。他没有。他安排学习,人家问有没有奖金;他喊义务劳动,人家说没“想头”。在这种一切“向前看”而他却没有钱给人家“看”的氛围和现实中,他深深感受到了一种失落。他只是在回忆,默默地回忆;愈是回忆,他便愈是痛心,愈是惭愧,愈是感到责任的沉重。
终于有一天,这回忆从他的思想中迸发出来。九月里的一个上午,厂里露天施工场地上一片狼藉:电焊条头,破铜烂铁,浸满黑油的棉纱,四处乱堆的简易设备。这是刚刚施工完的场地,拼死拼活干了一个月的工人,拿了600元奖金放假,丢下了这个烂摊子。而厂里其他人大部分溜了号,剩下的几十个人因为“撑的撑死,饿的饿死”发牢骚。这时,公司批评场地不清理太脏乱。厂长们不在厂,他让秘书通知清理场地。秘书外号“恶作剧”,这小子来到车间大声嚷:“弟兄们,厂长指示清理场地,待遇一样一天20块!”
人们行动敏捷地从各个角落涌到现场。这时,他扛着工具走来。“嘿,好样的,工人阶级就应该像今天这样。”
“是厂长说的一天20块吗?”有人突然提出怀疑。
“谁说的?”他纳闷。
“王秘书。”
“我是闹着玩的。”王秘书伸伸舌头。
“小王,你怎么随便开玩笑?”他对大家说:“同志们,这项工程的奖金已经发完了,今天清理场地是义务劳动。”
“什么?义务劳动?他们赚了大钱,要我们‘义务’?”说话的是老安,年轻时担任过团支部书记,冷作工出身,有一手打大锤的绝招,四十多岁。他愤愤地说,将大半截烟头扔在地上。
“干活就要拿钱。没有奖金,不干!”说这话的是老刘,四十多岁的党员。
“哎哟,肚子好痛!”老李捂着肚子往医务室方向走。许多人也悄悄溜走。
“都给我站住!”他一声大吼如同炸雷。大伙儿从未见过书记发这样大的火,场上顿时“定格”了,但仅一会儿,人群便开始有骚动。有人悄声说:“吼个么事哟,一没奖权二没罚权,鬼才怕他。”“我又不想入党,得罪他怕么事?”但人群“解散”的速度放慢了。装肚子痛的老李停下脚步划火柴点烟,眼睛斜看着他,老安老刘则把手背在后面冷笑。
“对不起”。他轻声说,“我不应当发火。”他眼光巡视全场,巡视每一个人的面孔,脸上露出了痛苦和惋惜的表情。
“同志们,”他说:“有钱就干没钱就窜,一伸手就要钱要奖金,不是工人的品质。大家还记得吗,咱们从前可不是这样的啊!”他的声音颤抖:“记得吗,老安,你记得吗?64年,你21岁,厂里义务加夜班一个星期,你爱人刚生孩子,加班的事没告诉你,你知道后,气得一下子把榔头柄一折两断,大声问我为什么不通知你,结果硬是补了一星期加班。”
“还记得吗,老刘?64年下半年你19岁,厂里报名参加十天每天4小时义务加班,你当时患肺炎在家,听说后,提着一网兜水果找我‘开后门’报名,我不答应,你后来每天中午偷偷一个人加班,累得吐了血。还记得吗?老刘!”
“还有老李,记得65年那年,你义务劳动200小时,在全厂是第二名,报酬就是年底给你戴上一朵光荣花和一张奖状。还记得吗?老李!你高兴得当天就给在外地的女朋友发电报报喜。”
“大家还记得吗,当年我们谁不是义务劳动争先恐后,谁又讲条件讲价钱?”
场上的人群鸦雀无声,青工们直咂舌头,好象在听“天方夜谭”,老安、老刘、老李们先是神采奕奕得意洋洋,随后便脸色涨得通红,缓缓地低下头。
人们默默得聚拢来,默默地抢着干脏活重活。他眼睛湿润了,他仿佛又回到了那逝去了20多年的年代,那个被他自己称之为“火热的,纯朴的,无私的年代。”那熟悉的昨日旋律又在他心中悄然升起……



二航新闻
集团要闻
国资动态
业务动态
媒体聚焦
二航人
专题专栏
港航
路桥
市政
房建
其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