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红色的警示
众焱
轮机长柳军珍藏着一件桔红色救生衣,每当有什么大事或者难以迈过的坎,他都少不了将救生衣拿出来虔心诚意地整理把玩一番。他忘不了,正是这件普通的救生衣续写了他的生命,让他有机会再去领略生命的乐趣。
大多回忆是甜蜜美好的,柳军的这份回忆却是沉甸甸的充满涩味。
钦州湾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老港湾,海水清澈,青山环抱,帆樯林立。不光有我国渔民世代栖息在这里,越南渔民也常在台风季节前来避风,添加生活用品。随着开放的深入,老港湾要扩大港口容量,扩建的前期施工交给了柳军所在的抓泥4号。接到任务的抓泥4号连夜启航于第三天子夜抵达钦州湾外伞顶沙,远处依稀能见钦州湾的万家灯火,进港航标眨闪着灯光。
经过几天海上航行饱受了风浪肆虐的船员们一想到即将靠岸踏上陆地,真像是吃了一剂兴奋剂,高兴得几乎蹦了起来。然而兴奋的笑容还没收起,厄运降临了,为避让一艘没有航行灯的小渔船,抓泥船偏离了航道驶上了伞顶沙沙滩。
“搁浅了!“有人大声喊叫,报警的铃声响成一片,松软的流沙陷住了抓泥4号,机仓二车向船长报告,低位海底阀被泥沙堵住了,主机断了循环水已停车,高位海底也只能勉强向辅机供冷却水,辅机能运转,全船的通讯照明系统暂时还能保证。船长抓紧这个有限时间赶紧向上级作了报告,仅维持了20多分钟的循环水又断了,辅机也停了下来,工作灯熄灭。此时是凌晨2时,黑暗笼罩了抓4,海水还在无情地下落。
黑暗中有人诅咒那条渔船,也有人在祈求上苍保佑,但一切无济于事,只有寄希望于涨大潮了。
清晨5时,东方露出了鱼肚白,伞顶沙的轮廓渐渐清晰。好大一片沙滩,足有两个足球场大,海水轻轻冲上沙滩又缓缓地退回大海,水沫线渐渐远离抓泥4号,今天的大海似乎忘了涨潮,把抓泥4号孤单地留在了沙滩中央。
整个船体都露出了水面,大伙放下舷梯,聚集在船体周围,有的用铁片铲着海红,有的用小铁棍撬着海蛎,这两样东西可是绝对的海鲜,补肾的,谁都想多弄点这免费的补品。惟有轮机长柳军在海底门左看右看,觉得应该掏掉里面堆积的泥沙,船行起来才不至于循环水不通畅。他找了根长铁条很认真地将泥沙从海底门朝外掏,掏得那么投入,以至于忘掉了其它。
早上的太阳懒懒地照着,海水荡着微波慢慢地浸没着伞顶沙,沙滩的面积在缩小,潮水似乎怕惊动了大伙,以不易觉察的速度向抓4包围过来,许多物质都有个平衡期,海水也一样,突破平衡期后上涨速度让人措手不及。
船长见还没掏完,潮水已上来了,忙叫水手给柳军丢了件救生衣穿上,招呼其他人赶紧上船。
柳军掏出了最后几坨泥而错过了最佳登船时间,潮水冲得他几乎站立不住。起初大伙不以为然:离舷梯仅几米远,难道还上不来?然而就这几米险成生与死的界限。一股潮流冲得柳军一个踉跄跌倒在水中翻了几个滚,等他再抬起头时,离抓4已几
涨潮水的流态紊乱,就着顺风如万马奔腾般冲向礁石,声如震雷,腾起一片白浪高达数米,透过白浪,那一点桔红越来越远,最后仅剩下模糊的一个小红点。这时的抓泥4号仍没离浅,即便离浅了也无能力前去施救,因为那里遍布礁石。大家想要是有一个小船就好了,恰在此时一条小渔船从不远处路过,大伙慌忙讲明原因,小渔船二话没说,调头就朝柳军的方向追去。
两小时后柳军躺在了小渔船的甲板上。经过两小时的挣扎,柳军浑身虚脱,脸色苍白,吐了一滩苦水,双手却紧紧地抱着那件桔红色救生衣。
失去了才觉得珍贵,失而复得才倍加珍惜。事后柳军谈起那次经历依然心有余悸,是救生衣延续了他的生命,他也从此将安全防范镌刻在脑海中,无论是谁,但凡在作业中忽视了安全,柳军总会将他数落一番,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他记住:桔红色是生命的警示。



二航新闻
集团要闻
国资动态
业务动态
媒体聚焦
二航人
专题专栏
港航
路桥
市政
房建
其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