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文化的纪念碑
□灵僖
西方有名谚:“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前者主要讲的是建筑的形式美,后者主要指的是建筑所反映的深层文化内涵。
建筑无疑是美丽的。屹立在塞纳河西岱岛中心的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被誉为“中世纪建筑中最完美的花”,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作。圣母院建筑风格奇特,棱角分明,结构严谨,气势恢弘,闪烁着法兰西的智慧之光。它是纵与横,实与虚的完美结合,是和谐、典雅和匀称的绝妙体现。圣母院所有屋顶、塔楼、扶壁的上部都用了尖塔做装饰,采用了轻巧的龙骨结构,使整个拱顶升高,从而显得空间更大,一反以往和同时期教堂建筑那种拱壁繁重、空间狭小、屋顶低矮的弊端,开创了欧洲建筑史上的一代新风。当一束束阳光透过彩色玻璃将斑斓绮丽的光线射向大厅的每个角落时,使人如沐圣灵之光,尤显其华贵庄严,虚幻缥缈。如同一首交响乐,雄浑沉厚,波澜壮阔,既千变万化,又永恒如一。触摸建筑上的每一处雕塑,行走在石廊之上,历史恰似翻开的书页,岁月碾过的痕迹,伴随着沧桑的面目和萧然的神态,让你流连其间,唏嘘不已。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从古罗马建筑中可以读出一部活生生的罗马帝国兴衰史;从哥特式教堂里可以寻找整个基督教的奥义;从印度石窟寺院中去透视佛教神秘主义哲学的渊源;从中国古典园林中去探求老庄玄学的真谛。耸立在玛布日山上的布达拉宫建于公元7世纪,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布达拉宫建筑群最大的特点是依山而建,建筑和山体完全融为一体,由红山南麓奠基,缘山而上,依势迭砌,从平地直达山顶,几乎占了整座玛布日山。以佛殿为中心,裙楼重叠,殿宇巍峨,给人以横空出世之感,气贯苍穹之势。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圣地,在每一座殿堂的四壁和走廊上,几乎都绘有壁画,题材丰富,色彩明快,笔法精细。走进布达拉宫,曲折幽深的廊道,神秘肃穆的殿堂,金光闪耀的灵塔,光洁明亮的酥油灯……这一切都蕴含着藏民族建筑的新奇意境,西藏千年的历史,似乎全部浓缩于此。人们在品位历史和文化的同时,聆听慈爱的祝祷与唱颂,感悟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宁静。
建筑是时代的写照,是科技、文化、艺术高度集中的反映。抚今追昔,在新时期将建造传承于世精品工程为己任的二航人,乘科技长风,驭管理巨轮,揭开了中国现代建筑史新篇章。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从彩云之南到松花江畔,二航建设者们奋发蹈厉,勇往直前,用心血与汗水铸造座座丰碑。在路桥、港航、铁路、市政工程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茫茫大海,滔滔长江,二航人建造和参与建设了近百座跨江、跨海大桥。在江阴长江大桥、武汉白沙洲大桥、荆州长江大桥、武汉军山大桥、鄂黄长江大桥、润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三桥、武汉阳逻长江大桥等工程的施工中,刷新了一项又一项中国建桥纪录。世界最大跨径斜拉桥苏通长江大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世界最大跨径钢桁架拱桥重庆朝天门大桥相继合龙,标志着中国由桥梁建设大国迈向桥梁建设强国。二航人胸怀凌云之志,肩负历史使命,手持科技利剑,篆刻建筑“史诗”。
雨果说:“人民的思想就像宗教的一切法则一样,也有它们自己的纪念碑,人类没有任何一种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人类的全部思想,在这本大书和它的纪念碑上都有其光辉的一页。”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建筑都是某一文化环境中群体心态的映射。一个建筑作品,是文化的各构成因素融合平衡的结果,它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审美的、智力的、心理的等诸多因素的渗透与交融。只有伟大的建筑才能充当一个文明的独特象征,它是文化的纪念碑。二航人凝聚智慧积蓄了厚重深邃的企业文化,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前仆后继,矢志不移创造今日中国的建筑文化,弘扬时代精神。



二航新闻
集团要闻
国资动态
业务动态
媒体聚焦
二航人
专题专栏
港航
路桥
市政
房建
其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