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情
于权清
中国人的乡土观念重,从小就受这样的熏陶:“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读中国文学史,以思乡为主题的“游子文学”象一股贯穿文学长河中的细流涓涓西去:刘邦称帝后踌躇满志,高唱《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不为
游子有游子的快乐。就说咱干航务的吧,工人们常说:咱是跑江湖的——“公费旅游”。是呵,走南闯北,祖国的壮丽山川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我的一位朋友,十几年来他北至秦皇岛,南抵深圳湾,东起大上海,西到金沙江,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前几年又漂洋过海去了科威特。他对我说:“在外面真是想家,可这一辈子什么世面都见了也不亏呀。”
游子有游子的骄傲,万里长江解放前没有一座像样的码头,经过二、三代游子们的奋斗,长江两岸已建造了数以百道计的码头、泊位,使黄金水道嵌上一颗颗耀眼的明珠。
游子有游子的忧虑与苦恼。长年流动,野外施工,风餐露宿。工程一般远离市区,工余饭后思乡之情就像小虫一样吞噬着每个人的心。
年轻的朋友常为找对象发愁,有不少风流倜傥的小伙子熬成了大龄青年。姑娘们有她们的道理,等当兵的还有年限,你们建码头的何年何月有个边?
成了家也有成了家的烦难,牛郎会织女,一年见一面。一位老工人有十几年没有回家过春节,坚持在工地施工,是难得一见的典型。可他有一肚子的苦水:爱人在淮北农村,带三个孩子还要种地。五月收麦子,十月收山芋,一个女人怎么担得起这付担子,他只好拼上探亲假回去务农。每逢春节,他便在工地喝个半醉,来麻醉思乡的心。
工地的双职工,照样有难处。孩子入托、读书是个难题。光读小学就得转四、五个学校,成绩怎么会好?航务子弟的升学率不高,不能不承认环境的副作用。
游子,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游子,他们以默默无声的巨大牺牲支撑着整个人民的事业,支撑着国家大厦的栋梁。江河是他们的情思,山峦是他们的意志,苍穹是他们的胸怀。他们与忧虑、困境、坎坷为伴,与开拓、拼搏、奋斗为伍,高擎着奉献、追求、胜利的大旗,建筑时代的丰碑,玮玉的花环。



二航新闻
集团要闻
国资动态
业务动态
媒体聚焦
二航人
专题专栏
港航
路桥
市政
房建
其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