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航文化

shipping culture

二航文苑

首页 二航文化二航文苑

忆高仲良

发布时间:2008-05-19阅读次数:

忆高仲良

□舟 华

 

    前不久回武汉出差,顺道去了水工公司看望老同事,经过修整的原五公司大楼焕然一新,很有现代企业的风貌。大楼后院是新建的篮球场和园林草坪,让人耳目一新,但让我为之一震的是树立在园林前的一塑雕像,他就是为企业立下汗马功劳的优秀共产党员,名符其实的劳动模范,交通部的明星船长,二航人的楷模——高仲良。

    高仲良古铜色的肤色,健康的体魄,中等个子略带些络腮胡子,一口江苏溧阳口音,语言不多,不善交际的他非常憨厚。

    高仲良生前在航工抓四、抓五当船长,很多人只知道他是水手出身以后当了船长。其实,最先他是轮机员,在上世纪70年代由日本引进航工打桩船、航工抓泥船、航工起重船时,他刚提升为抓泥船的轮机长。在上海接船时有些船干初次到上海忙于逛街购物,而高仲良几乎没有上岸,整天就在机舱里查看熟悉所有设备和随船技术资料。由于当时翻译缺乏便得移交工作紧张,日本人移交船舶时间已近临,高船长抓紧时间向日本交船工程师询问、摸清船舶设备性能。当船舶离开上海港时,他已经基本熟悉和掌握了船舶性能和操作要领。当时机务管理规定船舶上所有设备系统由轮机长负责。抓泥、起重驾驶室操作系统由船长负责。为了更好地管理船舶,一年后他学习掌握了操作以及船舶施工管理,由于当时船长缺少,他由轮机长改任船长。

    我和高船长共事是在1989年的春天,上海长航张华浜船舶基地码头疏浚,工程量约50万立方米,而工期只有120天,外海抛泥区航行距离单程将近17公里。这在当时上海港疏浚工程中属于较大的项目,而且上海长航船舶基地每年都要清淤疏浚。我们是在与上海诸多有实力的单位竞争中中标,按合同工期满足施工进度、质量要求,才能获得明年的继续施工权。当时我们只有三艘拖轮、拖带装泥的500方自卸泥驳三艘,施工设备少,工期紧,施工任务非常艰巨,作为疏浚船队抓泥船是核心,完成施工进度的关键就在于抓泥船的效能和船舶的完好率,工程质量也在于抓泥船的控制与掌握。

    在组织施工过程中,高船长与拖轮船长、泥驳驾长一起共同商量优化施工方案,提出延长工作时间和利用潮水涨落差计算各船离靠装泥和出港的配合,尽量让重载船舶利用退潮时离港,以减少行船的阻力增加船舶航速。在施工中坚持监听无线高频保持和船队的联系,主动配合回港的船舶带缆靠岸以及拖轮与泥驳的编队,确保整个船队的施工配合和施工安全。

    为了确保抓泥船的设备完好率以保证施工进度,高船长坚持在业余时间或者在拖轮出港抛泥的时候抓紧保养和检修,无论是机舱的设备还是甲板上的设施他总是带头协助、检查、保养、维修。对容易损坏的配件及时提前申报采购,有些齿轮牙齿磨损后他利用休息时间用电焊条堆焊后再修整。由于长时期的使用和设备逐年老化,挖泥机81齿的起升齿轮、21齿旋转竖齿轮都是较容易断齿的,他将换下来的旧齿重新加温堆焊修补,作为应急备件。抓泥船的抓斗最容易损坏的就是斗齿的磨损和开闭滑车R-5028轴承,在施工过程中他无数次组织船员进行自修,起重把杆和抓斗钢丝绳的更换是劳动强度最大的一项工作,但是高船长总是身先士卒。熟悉高船长的人都知道他不仅在船舶的操作、使用机舱设备上有很高的造诣,而且还有一手漂亮的车钳铆焊活,所以有些加工零件就在船上自己解决。有多少次我望着他布满血丝的双眼要他注意休息,他总是笑着说没有事晚上睡一觉就好了,其实我知道每天晚上他都要起来检查船舶的安全情况。几年来挖泥船除了必须通过船检部门船舶检验或者到达船舶航行时间必须上船坞进行检修外,大部分时候都是在他的带领下组织船员自修和保养,为公司节约了多少维修费难以计算。

    在高船长以身作则的带领下,船队全体船员同心协力、齐心拼搏,按合同工期、按工程质量提前完成施工。高船长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心深得业主代表的信任和尊敬。竣工后业主称赞“抓四船队”不愧为明星船长带出来的交通部先进集体,并赠送“信誉单位”奖杯。工程结算后业主与我们签订了三年承包长航上海公司张华浜码头疏浚维护工程的合同,为企业当时在上海一带开拓经营奠定了基础。而这些与高船长的人格魅力是分不开的。

    有一件事我至今还深感内疚。那是1991年的秋天,有一次在上海宝钢码头施工空闲交流的时候,高船长非常含蓄的提出如果有可能是否在春节让他回家和家人一起过年,如果施工紧张也就算了。淡淡一句话我觉得奇怪,按规律一般春节期间是业主生产的淡季,码头停靠船舶很少,业主希望我们能在这期间施工。这情况他应该知道啊,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一定有原因。追问后他才说已有17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上次休假时曾答应妻子和孩子争取明年回家过年。我知道高船长休假总是往后推,休了假也往往是有事提前归队。当时高船长的年龄退回17年正是三十出头,正是承担家庭责任最重的时期,他却将整个青春和责任都献给了航务事业。我被感动和震惊了,我从内心感到让他回家过年是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关心。我暗下决心一定让他回去过年。

    春节前,上海钢铁冶炼梅山公司基建负责人通过长航上海公司找到我,无论如何要我们船队支持,将厂区水泵取水口堆积的9万方淤泥清除,否则整个厂的生产线将要停产,一万多职工、家属的生活用水要停止供应。其实这个单位一直是我想经营的目标之一,只是碍着原施工单位的面子不好去突破。现在业主主动找上门来我当然没理由舍弃。我带着高船长去看施工现场并当即签定了施工合同。

    回上海后立即抓紧在建项目的收尾,并布置新的施工任务,组织船队调遣。这是刚开发的市场,为提高和维护企业信誉,与业主保持长期经营关系,就必须满足业主的施工进度、质量要求,树立企业形象,打出二航品牌。既要满足施工工程要求又要满足经营的需要,在当时只有高船长能够承当这样的重任。我心里感到很沉重,看着正在忙于编队待令起航的高船长我无法面对。或许我可以安排其他的同志或者大副代替一段时间,可是如此的重任我实在不放心。高船长好象看出我的心思,对着我微微一笑说:“编队已经完毕,乘潮水现在起航吧。”我默然的随他的话音:“起航吧”。其实我们俩都知道该项工程的工期和业主的要求,工程完工日期是在正月十五。

    浩荡的船队随着黄浦江的潮水离开了码头,随船而去的高船长习惯性地站在甲板上协助航行船舶的安全了望。我望着远去的船队久久不能离开,高船长为了企业的利益又一次放弃了回家过年。

    腊月二十九,我决定到梅山工地和同志们一起过年,同时产生了去高船长家探望的念头。他无法回家,我要代表单位去慰问,向他们全家拜年!向他们全家致谢!

    那天因为下雪车不好走,到高船长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左右,进了家门我没有感觉到过年前的气氛。我看到一个瘦小个子、戴着厚厚的眼镜、身体单薄的女人和一个坐在轮椅上十七、八岁的残疾女孩,还有一位二十出头的女孩和未成年的男孩。我对高船长的妻子说我是代表单位在年前专程来看望你们全家的。我的到来他们似乎显得很激动,交谈中说到高船长因工作原因不能回来过年他们又显得很平静,似乎从来没有什么指望。他们说高船长每次回来休假也总是念叨着船上的事,他们已经习惯和适应了,家里的事全靠这位瘦小的高夫人(我这样称呼算是我对她支持高船长的工作也是支持我工作的敬重吧)。交谈中我才知道在单位同事和领导中我是第一个到他们家中的,我所了解的一些家庭困难现在说已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了,毕竟已是事过境迁了。当时我大小也算是个经理吧,可是面对他们家中的困难我又能承诺什么呢?我望着墙上挂着的高船长的各种荣誉证书,那是他们全家的精神寄托和自豪。

    和高船长分别是在1993年初,是我局进入广西钦州港施工期间,船队由广东汕头施工结束调遣到钦州港配合施工。不久由于工作的安排我将调离船队,离开和我共事多年的高船长和朝夕相处的船员,离开我所熟悉的工程船舶。我决定悄悄的离开,因为不想因我的离去而影响紧张的施工。离开的前一天下午,我悄悄地上船再一次看望大家,谁知已经有人向高船长讲了明天我将离开的消息,在高船长的安排下,船员们自发地凑钱晚上为我饯行并赠送纪念品。那晚我好象是醉了,但又肯定没有醉,我清楚地记得我给所有的船员都敬了酒,向他们对我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我和高船长互敬了很多杯,说了许多告别的话。

    谁知钦州一别竟是永诀。高船长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但是他熟悉的身影和口音我始终难以忘却,我对他的歉意也已无法弥补。好在我的工作总靠着江和海,清明节时我会在海边为他点上一根烟,我知道这是他生活中唯一的爱好。他的一生伴随着江和海,就让轻烟融入海水飘向依然在水的另一方,捎去我们对他永远的缅怀。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