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警
□韩 超
老警其实并不算老,才四十五、六岁,用现在的标准衡量只能算是人到中年,但岁月的沧桑和工地的艰辛过早地在他脸上刻下了痕迹,如同古树的年轮是如此的清晰而难以磨灭。时光的淬火历练了他,也给了他永不服老的底气,黑黑的面孔、挺拔的腰杆、坚毅的眼神、坚定的脚步——一个基层公安民警的真实写照。因为为人随和,大家都亲切的称呼他“老警”。
论资历老警可绝对称得上老,可算是航务公安队伍的“开国元勋”了。从部队一转业他就加入了航务公安这支特殊的队伍,穿上了自己钟爱的警服,那年这支队伍才刚刚成立。二十多年来,加过多少班、流过多少汗、度过多少不眠之夜,受过多少委屈——只有他自己知道,也只有他自己默默承受。他就像一个父辈见证了这支队伍成长的风风雨雨,对它充满了无限的热爱。当身边的人一批批走上领导岗位,一个个拿着高薪时,他却依然如故,依旧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公安民警。有人问他:“不后悔吗?”他的回答掷地有声:“不后悔!当初选择的就是这一行,我爱的就是这一行!”
老警对老百姓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曾经在和年轻人谈心时深情地说道:“我是劳动人民出身,我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我是农民的儿子。”许多工地都会出现当地老百姓哄抢施工材料的事件,老警总是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不因自己穿了一身警服就对他们横眉冷对,拳脚相加。有一次,当地一名不满十四岁的小孩在工地盗窃材料时被抓,他在进行一番深刻的教育后发现天色已晚,老警不放心小孩的安全,顾不得一天的劳累连夜亲自送他回家。早已急坏了的家长十分感动,当即表示今后一定严加管教,下不为例。面对孩子父亲那感激的眼神,老警朴实地说:“小孩一个人晚上回家不安全,如果出什么事情,谁家的父母不着急啊,这是我应该做的!”
老警也很犟,对黑恶势力疾恶如仇,从不低头。在一次处理高速公路工地阻工事件中,当地有一股以张氏兄弟为骨干的黑帮团伙,他们平时就仗势鱼肉乡民,项目上马后又号称“高速公路中介站”帮忙“摆平”全线的所有事情,经常煽动不明真相的村民闹事,借机向项目部敲诈勒索。老警多次挺身而出,他们又威胁道:“你就一个外地警察,别多管闲事。告诉你我这儿关系多着呢,你不想不明不白的被人给‘做’了吧?”老警正义凛然地反击道:“我穿的就是这身衣服,吃的就是这行的饭,本人从不信邪,这事我还管定了!”在充分收集证据和当地公安机关的支持下,张氏团伙被一网打尽了,项目职工和周围村民都纷纷拍手称快,由衷地赞叹道:“老警,真是好样的!”
老警生活很朴实,大半时间穿的就是那一身干干净净、朴朴实实的警服,用他的话说:这辈子我都穿不够。住的地方也从来不搞特殊化,工地条件艰苦,工棚、趸船、宿舍都住过。平时,他喝点酒,自从“五条禁令”颁布后,他下决心把酒给戒了。老警最大的自豪是有一个温暖的家,这也是他最大的愧疚,自从实行项目法施工以来,他就主动下到最基层做一名公安特派员,十几年了,没有回家过一次春节。
最近全国公安机关大练兵,老警也不甘落后,与时俱进。“当了一辈子的先进,老了也不能落下啊!”半路出家的他深知知识的重要,在平时自学电脑的基础上,他狠抓办理行政案件的新程序,努力做到电脑办公,网上办案,多办“样板案、精品案”。
这几天工地周边不算太平,在大家的熟睡中,老警开始了他习惯的巡逻守候。“每天晚上看到项目部安全才放心,否则睡觉都睡不安。”平凡的语言折射了他一生朴实的追求。看着他那略显消瘦的身影消失在漫漫长夜中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衷心的问候一声:“老警,您辛苦了!”
今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二航新闻
集团要闻
国资动态
业务动态
媒体聚焦
二航人
专题专栏
港航
路桥
市政
房建
其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