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浙江
程海涛
很是向往浙江,总感到那里的山水,就像一部田园诗集,让人满口香,回味无穷。虽然没去过浙江,但一想起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景象,顿时就让人心驰神往了。
这里是真正的江南,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是流淌着几千年文化精髓、让人魂牵梦系的江南,是传说与现实结合、人文与地理联姻的江南,是拈起一块石头的就可补天、掬起一捧泉水就可以追日的江南。无论是在诗中、梦中,浙江就像杭州湾的海潮一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激荡我的情感。
莫干山、千岛湖、仙霞岭、溪口、舟山群岛,这些山水与别处不同,是有灵性的,是写诗可以入韵、唱歌可以伴舞的。浙江的山水是一幅中国山水画,我真想变成一滴油墨,涂在这秀山活水上,让我永远青春不老。
最美的还是西湖,那里每一滴水都被古人膜拜过,无论山色空濛还是水光潋滟,当你在每一块石头上站着时,也许一位古人正站在你身旁,捋髯沉吟。东坡先生在此给后人留下了“苏堤春晓“的美景,而白居易则喜欢到灵隐寺里,听钟声,品名茶,其乐陶陶。欧阳修公是最爱西湖的,他眼中的西湖轻舟短棹、绿水逶迤、空气澄鲜,令他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绍兴的沈园里,陆游面对唐婉,感慨万千,“错错错”。诗人乃性情中人,非太上之忘情,何错之有。如今那里的垂柳似乎还在叹息,才子佳人,竟离开我们将近千年了。
那位不食美国米的朱老先生,忧国忧民,积郁重生。而到了雁荡山上的梅雨谭边则孩子般兴奋,他把你称做“女儿绿”,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最好奇的,则是查良镛先生作品中的浙江了。查先生是海宁人,家乡的一切,在他那里更是妙笔生花、与众不同。陈家洛等人曾在杭州大闹六和塔,谢逊则狮吼五盘山。最妙的是象山港外的一个小岛,黄药师曾在那里种满桃花――这自然便是桃花岛了。可黄药师的箫声,从来未曾在那里响过,只不过是查先生的笔,在那里闪烁着武侠之光。
不仅那些名山大川被文化的氛围熏陶了数千年,连一些地图上找不到的地名也被一位位文人写得如痴如醉。在湖州境内,张志和《渔歌子》里的西塞山不知是否仍那般美丽撩人;曹娥江畔的东山,谢安的足迹早让历史的沧桑风化得无影无踪,但东山依旧昭示着一种恬静与从容;王羲之在兰亭写了篇文章,那里的山水就孕育了几千年的书法文化;天台山上的溪水边,再也寻不到阮刘二人邂逅的仙女了,而好客的浙江人更让你流连忘返;天一阁里,范钦的藏书楼曾经名扬天下,黄宗羲秉烛夜读过,余秋雨也在雨中拾阶而上,如今是否仍有人在这里,读那些梧桐树兼夜雨的诗呢?
其实最向往浙江的中秋了,在孤山梅园里,在楠溪江上,在天目山中,月光像落花般撒在游人的脸上,连三味书屋里那只蟋蟀也沾了诗兴,捻着自己的琵琶高歌。我真想这时候到灵隐寺去,凭风而立,望月怀远,说不定会看到白居易正弯着腰,在那里捡月宫里下的桂花呢!



二航新闻
集团要闻
国资动态
业务动态
媒体聚焦
二航人
专题专栏
港航
路桥
市政
房建
其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