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之行
□苏 醒
有幸到丹东一游,虽然时间很短,走马观花,也是印象深刻,感触颇多。
丹东古称“安东”,位于辽宁省南部的鸭绿江畔和黄海之滨,与朝鲜新义洲市隔江相望,是中国唯一的“沿江、沿海、沿边”城市,也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其中丹东下辖的东港市,更是号称“海角”——大海之边的意思。
鸭绿江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大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歌,把“鸭绿江”印在了每个人的心里。儿时的记忆里,“鸭绿江”就意味着“英雄的圣地”,我们英勇的父辈就是从这里跨过去。
到丹东之后,当然须泛舟鸭绿江。鸭绿江是中朝两国的公用地,只要不靠上对方的领土,在江上坐船游弋是不受任何限制的。乘船在鸭绿江上游览,江水呈现出醉人的绿色,我想,“鸭绿江”的“绿”即由此而来吧。站在游船上,江风徐来,虽然已是深秋,却不似北方常见的寒风那般狂暴,而是似江南春风般温柔,清新而湿润,使人精神为之一爽。
鸭绿江的对面,是朝鲜第二大城市新义洲市,目力所及之处,有些冷冷清清,没有什么显眼的建筑,偶尔有一些低矮的房子和吊车,孤零零的站在原地,一个看来是游乐园的地方,游乐设施已经破败不堪,几乎见不到人影。而江的这边,简直就是快速发展的中国的缩影,高楼林立,沿江的广场、花园等将大地装扮得好似画廊。据船上的导游介绍,由于经济发展情况不太好,朝鲜近年来电力一直紧缺,到晚上九点就“拉闸限电”了,而丹东这边却灯火通明,沿江的灯光将鸭绿江也装点得五彩斑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感觉就像改革开放前的香港和深圳之差别一样。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插上了翅膀,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对岸,由于闭关自守造成了贫穷落后,这些景象就像两个标本叩击着每个参观者的心。
断 桥
到丹东不到断桥,则是枉此一行。断桥是指原来连接中朝两国的一座桥梁,后因为战争被炸断,因此称为“断桥”。断桥可以说见证了近百年来的风云变幻,见证了鸭绿江两侧土地的沧桑变化。
断桥始建于1909年,由当时的日本殖民者在鸭绿江上建造,连接中国和朝鲜,它采用了当时世界领先的桥梁技术——“平行转体”技术,当有船舶经过大桥时,它不像大多数桥梁那样垂直吊起,而是水平旋转九十度打开,让开航道,从而让船顺利通过大桥。这座桥代表了当时建桥的先进水平,也向世人展示了大和民族的聪明才智,可惜更多的时候他们的聪明才智没有用在造福人类上。这座桥建成后成为中朝两国唯一的陆路交通枢纽,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害怕当时的新中国通过这座桥向朝鲜提供援助,就出动大批飞机炸毁了靠朝鲜一侧的桥梁,断桥因此而得名。如今炸弹将桥梁主体炸得扭曲的痕迹依然保留着,成为了帝国主义活生生的罪证。可是中国人民没有被吓倒,而是迅速渡江,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并最终取得了胜利。战争结束后,断桥没有修复也没有被拆除,在上游距离几
断桥依然静静地站在那里,默默注视着河两边的人们。江水依旧东流,断桥依旧沉默,目睹着两岸的发展变迁,它会不会“一声叹息”呢?
“三千里”餐馆
“三千里”餐馆是丹东非常有特色的一家朝鲜餐馆,这家餐馆的外表和内部装潢都不是很豪华,说它有特色,是因为它不仅提供原汁原味的朝鲜美食,更主要的是它店里的从业人员都是地地道道的朝鲜人。
服务人员身着红色的朝鲜族传统服饰,胸前佩带着朝鲜国徽,从外表看,他们和中国人没什么两样,只是不甚流利的汉语提醒着人们,她们是外国人。据介绍,她们都是朝鲜平壤商业学院的学生,被国家公派到这里来工作。能够来这里的当然都是百里挑一的优秀分子,她们个个面容姣好,而且都能歌善舞,最重要的是她们的政审要过关,也就是都十分热爱朝鲜。席间有人问一些敏感的问题,都被她们巧妙地回答了。
好客的主人端上了朝鲜风味的美食,而且拿出了据说是朝鲜最好的美酒——朝鲜金酒,味道确实非常独特。喝过之后,一位服务小姐操着不很流利的汉语问:“朝鲜金酒好吗?”,一位朋友开玩笑的回答:“一点都不好”。结果这位小姐生气了,涨红着脸说:“你不爱朝鲜……”气乎乎地离开了,惹得大家一阵大笑,感觉像个可爱的孩子——自己最好的东西都奉献出来了,本来是想博得赞扬的,你怎么能够说不好呢?
得知席间有位朋友过生日,她们主动唱起歌跳起舞来祝福他,美妙的歌声和舞姿令人陶醉。我拿起随身携带的相机记录下她们美丽的瞬间,这也引起了她们的兴趣,好奇地围过来看着自己的影像,一再要求我下次再来的时候把照片洗出来给她们,看来对美的热爱和追求是不分国界的。
在丹东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有美景、美食、美女,既养眼又舒心,虽然是浮光掠影,却也享受了那无与伦比的综合美感,让人难以忘怀这美丽的海角明珠。



二航新闻
集团要闻
国资动态
业务动态
媒体聚焦
二航人
专题专栏
港航
路桥
市政
房建
其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