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桥夜色
□王 力
杭州湾大桥将要飞架南北,杭州湾水域将要天堑变通途,杭州湾,因大桥而美丽,因大桥而闻名。大桥的建设者们,昼夜奋战,寒夜不能冻其心,乡情不能摧其志,黑暗不能掩其功。徘徊在航工砼1603搅拌船上,毗邻III-A标主墩,夜景在目,思绪万千。
夜幕降临了,西边一抹落日的余晖慢慢褪去——这一块镶满云朵泛黄的天幕,起初光鲜亮丽,经潮起潮落,冲刷洗涤,浸泡濡染,融入了夜色的朦胧,尝尽了海水的苍凉,渐渐地灰暗,与水天一色,与雾霭共浮。
船上的工作灯亮了,照在水面上。波涛拍打着船舷,卷起千朵浪花,叠起层层泡沫,浪花和泡沫时而聚集,高高堆起,时而散开,随波远逝。饱含水气的浪花和泡沫在灯光的照耀下,形成一道缤纷的虹,铺砌在舷边。浪拍船舷的“咚咚”声,水花四溅的“哗哗”声,船机设备的“隆隆”声,不同的音符在彩虹搭建的舞台上,演奏着和谐壮美的华彩乐章。航标灯、大桥构筑物的防撞警示灯次第闪亮,红色的,绿色的,更多的是桔黄色的,时隐时现,错落有致,这应该是台下痴迷的观众手中挥舞的荧光棒。
时过隆冬,寒气依然刺骨,我徘徊舷边,没有一丝凉意。沿着舷梯,拾级而上,登上船舶顶层的甲板,驻足观看,远远近近,多处灯火,无序地镶嵌在大桥的基座旁、箱梁上。海面水气升腾,空中雾霭弥漫,工作灯射出的光束,被夜色的浓重挤得很瘦,但却愈显光束的强。若不是久居船上,若不是沿桥这一串的灯光,我难以辨出东南西北,哪儿是项目部?那儿有我的妻子;哪儿是芜湖?那儿有我的儿子;哪儿是山东?那儿有我的母亲、我的弟兄……
唐朝诗人崔灏登上了美丽的黄鹤楼,看到了晴川历历的汉阳树,芳草萋萋的鹦鹉洲,依然感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欧阳修登上瑯琊山腰的醉翁亭,看到景色秀美,却在宾客欢颜中“饮少辄醉”;范仲淹登上岳阳楼,时已“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眼前山河壮丽,气象万千,还是禁不住“先天下之忧而忧”。此时,他们若抓紧瘦寒的爬梯登上飘摇的塔吊,若沿着陡峭的爬架登上几
高处不胜寒,我打了个冷噤,从远古的遐思中回过神来。我想笑,这笑里含有太多的自嘲——暗黑的寒夜,短浅的目光,怎能看透历史的深邃与凝重。
忽而,一道闪光划破夜空,暂把黑暗和雾气驱得很远,也把光明和热量送得很远,时断时续的焊光,与黑暗僵持着,你来我往,形成了拉锯战。我顺光望去,是III-A标塔身上的焊工开始作业了,一位焊工附在塔身的钢筋上,倒戴安全帽,腰系保险带,离塔座约有
焊工停了下来,他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在接听电话,暗黄的灯光照着他的脸,他时而面带微笑,时而像有点激动,他的嘴在颤动,声音却淹没在浓重的夜色里——是妻子的缠绵,还是儿女的撒娇?是父母的叮嘱,还是朋友的祝福?够啦!只拥有其一,便足以温暖这颗寒夜中飘零的心了。焊工接听完电话,除下安全帽,使劲地甩了甩头,是他额头沁出的汗滴,还是眼角储满的泪水,从他的脸上滑落,被摔得很碎,也飘的很远。他重新戴上安全帽,把焊光燃的更强、更烈。我也像周身温暖了,搓搓手,伸伸腰,扶梯而下。
混凝土浇注刚刚结束,搅拌机被冲洗得干干净净,上面沾挂的水珠晶莹透亮,走近它,还能感觉到机械运转后散发的余温,船员都等着施工结束,等着把设备清洗过之后才吃晚饭。记得一位大师说过,“辛劳一日,可得一夜的安闲;辛劳一生,可得幸福的永眠”。他们忙碌了一日,白天得到了见证,夜间便给予了馈赠。他们轻松地坐在床边,慢慢地咀嚼,细细地品味,这晚餐里,融入了汗水才美味,这酒杯里,滴入了真情才飘香。他们显然很疲劳,面带倦意,心里仍捉摸着一天的工作,耳畔仍萦绕着设备运转的隆隆声……
沙石、水泥、煤灰、外加剂、水一一配好了,先后投入搅拌罐内,掌握火候,定好时间,起初是沙石与衬板激烈摩擦,发出“叽哩啪啦”的声音,随后,声音渐小,趋于和谐,单留设备运转的“嗡嗡”声,这时,优质的混凝土便可以使用了。正如炒菜,先后往锅内加入原料、配料,起初是油炸的声音,锅与铲摩擦的声音,煤气燃烧的声音,油烟机运转的声音,等盖上锅盖,只听到“吱吱”声的时候,一锅珍馐美馔将可食用了。搅拌船上的船员有着深刻的体会,他们也像宾馆的大厨,在他们的心里,收藏着咀嚼不完的珍馐,在他们的眼里,这座座的承台、墩身就是他们精炒出的美味。
夜黑黝黝的,远处承台、墩身的轮廓借着灯光隐约可见,它像一座座雕塑,傲然矗立着,风雨不能侵蚀,波涛不能动摇,它在静谧的夜空沉思着、等待着。近处应是约两百米的高塔,现在才长到十余米,工人们正在有序地忙碌着,焊工多了,焊光染白了半个天空,焊花流满了整个墩身,墩身像父母娇宠的儿女,在精心呵护下慢慢地长高、变强,焊光也将紧随着传得更高,传得更远。
一天天,一夜夜,一双双雕塑家的手,将会把大桥雕琢和装扮得更加雄伟壮丽。白天,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夜间,华灯初上,霓虹闪烁。



二航新闻
集团要闻
国资动态
业务动态
媒体聚焦
二航人
专题专栏
港航
路桥
市政
房建
其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