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航文化

shipping culture

二航文苑

首页 二航文化二航文苑

茅山纪行

发布时间:2008-05-14阅读次数:

茅山纪行

□薛霞华

 

    久闻茅山,却一直无缘拜会。今年“七·一”期间,项目党支部带上全体党员上茅山,走了一趟“红色之旅”。

    茅山,位于镇江句容东南,是著名的道教圣地,相传因西汉年间有茅氏三兄弟来此修炼后得道成仙,而被称为道家“第一福地”和“第八洞天”。在抗日战争时期,陈毅、粟裕率新四军一部挺进苏南,在茅山一带开展艰苦卓绝的抗日游击战争,使茅山成为全国著名的六大山区抗日根据地之一,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和英勇事迹,更为这座道教名山增添了红色的记忆!

    茅山并不很高,但山势绵延,层峦叠翠,溪涧流清,泉池涌珠,天台凌云,钟灵毓秀,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名胜景点目不暇接。自古就流传有“茅山神仙照远不照近”、“海瑞朝山”、“笪重光巧避刺客”、“常遇春避追兵”等传奇故事,加上茅山为苏南抗战根据地,当年不少新四军战士血洒这片热土,这就使茅山成为集优美的自然景观、优良的革命传统及深奥的道教文化于一体的旅游圣地,一年四季,游人如织。

    早就闻听茅山有“三奇”。

    一奇碑下放鞭炮空中响军号。每当茅山脚下的苏南抗日胜利纪念碑前爆竹响起,空中便传来“嘀嘀哒”的军号声,传说当年曾有一位新四军小号手牺牲在这里。对此奇观众说纷纭,但至今仍未破解,成为“世界一绝”。我们在拜谒纪念碑时,看到不少游客在小摊上买了大捆的爆竹燃放,爆竹炸响真的不似我们平日里听惯了的声音,倒更像一阵阵清脆的枪声,间或还有时断时续的小号声,让人啧啧称奇!难道真的是英烈们不屈的灵魂在回荡吗?

    二奇老子神像蜂拥而至。茅山积金峰南侧的老子(李耳)神像,1997年修建,高33,重106吨,为目前世界上道教塑像之最,已被载入吉尼斯纪录。有趣的是,开光之日,有人突然在神像的右手中指下发现了一只硕大的蜂窝,直径达80厘米,于是善男信女便说这些黄蜂是太上老君派向人间的“使者”,也有人说这里是块福地,游人会像这黄蜂一样蜂拥而至。待我们走近看,真的有一个大蜂窝吊在那个大手下呢。

    三奇池边鼓掌池下泉涌。茅山洞多、池多、泉也多,最神奇有趣的要数喜客泉了——据说只要在泉边鼓掌几下,顿见泉水上涌,状似翠岭吐玉,又如客临泉喜。泉名取自宋代尤袤“幽泉见客喜”诗句。按照指点,我们都兴致勃勃地在泉边拍手,果见潭内泉水就开始咕咕冒泡,着实有趣。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茅山山水相连,山得水而灵,水因山而秀,山因树而丰满,树依山而茂密,苍郁的树木,奇特的怪石,陡峭的崖壁,静幽的溶洞,形成一股秀丽奇妙的风格。茅山的三宫、五观、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等名胜美景,搭配自然,相得益彰,处处引人入胜,令人流连忘返,尤其是对深居闹市、身心疲惫的都市人来说,闲暇之余前来拜山真不失为一个放松心情、愉悦身心的好去处!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