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归来
□金波
说来惭愧,到李庄之前居然还不知道这个地名。到了宜宾,友人知道我是历史系毕业,就说李庄值得一去。翻看介绍李庄的文字,始觉自己的浅陋,大名鼎鼎的李庄自己以前竟没耳闻,当时已经羞愧得汗流浃背。
第二日天气晴好,郭君、代君还有郑君和我一同前往。郭君、代君虽是当地人,却也是第一次去,郑君则是重游了。李庄位于宜宾东郊19公里的长江南岸,建镇已有1450年的历史,因保存有完好的明清时期古建筑群而被列为四川省十大名镇之一。如果仅仅如此,李庄也就只是国内众多古镇中的一个而已。然而抗战爆发,山河破碎,从1939年始,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及国立同济大学等十数家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为避战火迁至李庄,随之而来的,则是当时大名鼎鼎的一批学术巨匠如李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傅斯年,陶孟如,吴定良,童第周等,直到1947年抗战胜利后才陆续迁走,李庄因此而成为当时与重庆、昆明、成都齐名的中国四大文化中心之一。据说那时只要写上中国李庄四个字,信件就能投送过来。能够享此殊荣的小镇在国内恐怕也是屈指可数。
车行半小时即到,我们把车停在魁星阁楼前,便在小镇漫游起来。八月的骄阳似火,除了我们,镇上少有游人,也难得一份清静。李庄古建筑甚多,号称九宫十八庙,这些高大宽敞的建筑当时正好做了各科研所和学府的避难之所,有的保存还比较完好,有的还住着人家,残破不堪,已有倾颓之忧。对于古建筑,我们都是门外汉,虽然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史》和徽因女士的文集建筑卷都在我的书架上,当时翻看竟然没想到梁先生的大作就是在李庄完成的。我们寻找他俩当时的故居月亮田,却没找到,算是此行最大的一个遗憾。梁林的婚姻在当时被誉为是才子佳人相结合的典范,虽然在这之前,徐志摩追求林徽因甚苦,但林却一直未曾对徐动心过,全不像一些影视剧所描述的那样。不过陆小曼始终对林徽因抱有戒心倒是事实,陆之所以不愿意随徐定居北平,担心徐对彼时也居北平的林徽因旧情复燃就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真正让林徽因动过心的男人是哲学家金岳霖,但当时林已是梁的夫人,为此林甚为痛苦,便对梁直言相告,说自己和金相互爱慕,不知如何处理才好。梁深爱着林,但见着妻子如此痛苦,也忍住自己的痛苦说,你选择谁是你的自由。后来金得知梁的痛苦和对此事的态度,便主动退出,终生也就未娶。之所以提起这段往事,不是想凑名人婚外恋的热闹吸引读者的眼球,而是感喟于那时的文人磊落坦荡有君子之风,而让蝇蝇苟苟的现代人感到脸红。就像云南呈贡的魁阁造就了费孝通先生一样,李庄也属于梁思成和林徽因。
曾几何时,我对乡土风俗及建筑兴致颇浓,专门反映乡土建筑与习俗的书系《乡土中国》,出一本我就买一本。虽然对建筑艺术无从研究,但散落于中华大地那些偏远却又充满乡土气息的小村庄让我心驰神往。这些村落地处偏僻,年代久远,鲜有人知,唯其如此,也才有可能较完整地保留至今。然而时光无情,不少村落也不可避免地在时光的冲刷下渐渐地倾颓直至消失,这些打着历史印记的物质遗产或非物质遗产的消失,也就意味着我们的记忆之链缺少了一环,就像人的记忆,如果一段时期的记忆成了空白该是多么可怕!李庄是幸运的,如果没有抗战时期这些院所的内迁,它也就可能慢慢湮没在历史的记忆里了,正是国家不幸李庄幸的这段历史际遇,使李庄的生命焕发了新生。我们去的那天,一群学生也在那里游览,估计是同济大学的学生前来追寻他们前辈的足迹,薪火相传,代代不绝,也足以告慰那些先辈的在天之灵了。
李庄归来已有两月,前日翻看和郭君、代君及郑君在那里的合影,不免感慨系之,遂成诗一首,是为记:万里长江第一镇,俯临大江气萧森。倭寇东来狼烟起,群贤西迁泪沾巾。书声雨声皆入耳,家事国事俱关心。江河不废流千古,薪火相传四海清!



二航新闻
集团要闻
国资动态
业务动态
媒体聚焦
二航人
专题专栏
港航
路桥
市政
房建
其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