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航文化

shipping culture

二航文苑

首页 二航文化二航文苑

品读周庄

发布时间:2008-05-14阅读次数:

品读周庄

□肖贤炎

 

    没到周庄前,曾在心里无数次描摹过她的模样:长廊楼阁古镇,小桥流水人家,悠闲别致的乌蓬小画船和杨柳依依的深街小巷。在我眼中,周庄俨然是一处世外桃源,令人心驰神往。到了江苏,自然少不了去周庄转转。

    大清早,从苏州乘车前往周庄。远离了喧嚣的都市,渐渐地,村庄、小桥、流水、原野走进了我们的视线,江南的秀丽与精致在大自然的衬托下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就像一群疯玩的野孩子,贪婪地想把一切景致尽收眼底。无疑,周庄是幸运的,即便还没亲眼看到她,你也会相信她将会如眼前的美景一样——清新明丽。

    走进周庄,穿过悠远静谧的街巷,行走于亭台水榭之上,感受着水镇那份恬静温馨的情趣和古朴幽雅的风韵。眼前的小桥流水、瓦檐楼阁,清新俊逸,宛如一幅素雅的水墨丹青。我突然觉得:周庄在我的意想之外,她比我想象的更美。

    周庄是桥的周庄。整个村镇呈井字形河流贯穿全镇,构成八条临河市街,河上架着十几座修建于元、明、清不同年代的石桥。周庄的拱桥在江南水乡中既具古典意味又有经典内涵。她看上去小巧精致,里头却博大精深。似乎,这每一座桥里头都潜藏着空旷悠远的岁月,她跨越的不仅是一条河流,而是千百年来的历史。在江南水乡,并不缺少这样的石桥,缺的就是这样具有历史与沧桑感的石桥。一个人站在这样的桥上,自然会平添几许飘然凌空之感,所能感受的不仅是马致远“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之美,还有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宿命感。拾阶而上著名的富安桥,看树影婆娑,看流水涟漪,想象着当年三毛在对面的茶楼倚窗而坐、凝眉沉思的样子,这个足迹遍天下的才女,终究发现了这世界上竟还有一方水土能浣洗她那尘垢的心灵,于是她为周庄而热泪滚滚;抚摸着外婆桥上的青石栏杆,体会着江南村野的古风琴韵,耳边传来船娘轻吟的吴地民歌,和着“阿婆茶居”里悠扬的丝弦,时间仿佛停驻。无怪乎江南多才俊,我猜想他们是经不住这景致的迷惑,民风的浸染,才禁不住诗性大发;难忘双桥的小巧别致,更叹服于她的魅力成就了今天的周庄,当年旅美画家陈逸飞就是以双桥为题材,创作了一幅题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周庄千年的静默在画家激情不羁的笔锋下,怦然撩开。从此,周庄的清波粼粼、古典清秀,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让那么多的人、那么多双眼睛恨不能一下子穿过地图,来到江南那块叫做周庄的地方。

    如果说桥是周庄的底蕴,那么,水就是周庄的灵魂。“镇为泽圆,四面环水,港汊分歧,湖河联络,咫尺往来,皆须舟楫”是周庄的写照。周庄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小镇,好似一片泊在湖水上的荷叶,秀丽、文静。镇内大小水巷密布,整齐而又狭窄的古板街穿梭其中,幽深而质朴;绿如碧玉的河水低缓流淌,鳞次栉比的青砖古居簇拥在水巷两岸,精致小巧的石拱桥就横跨其间,一派江南水乡的人间胜景。于是,余秋雨来了,怀揣着水乡的梦想,走时仍在回味,在他的《文化苦旅》中,他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斑驳的青灰色像清晨的残梦,交错的双桥坚挺而又苍老,没有比这样的图像更能概括江南小镇的了,也没有比这样的江南小镇更能象征故乡的了。可是,在穿越千年的时空中,余秋雨只是无数个慕名前来周庄的文人骚客中的一员,周庄的清新隽永,恬淡亲切,是任何一个作家用华丽的辞藻难以尽表述的,她只沉淀在这清流碧波之中,潜伏在曼妙回旋的涟漪里。

    依河而居的周庄人家,可凭窗远眺,庭院绿荫尽收眼底;也可倚窗俯首,与河中小船进行对话或交易。能足不出户,购买鱼虾蚌蟹、瓜果时蔬,真让人观不够“轿从前门进,船从家中过”的奇妙景观。这些与“小桥,流水”朝夕相处的周庄人家,生活在古镇为他们造就的恬静、和谐、温馨、淡泊的环境之中,过着江南水乡的悠哉悠哉,安怡闲适,超然物外的日子。也许,周庄的美,就在于它与现代喧嚣的远离、与人们每日眼见纷乱的隔离。即便只是江南一个普通的村庄,也如一个独自消长的梦,在流失前被人们挽留住了印迹。

    日已西斜,再多的迷恋也只待来日的体认,而周庄独有的那份恬静与悠然,却将成为我内心影像中的一缕芳华,品不尽,道不完……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