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之情
许裕定
在绿荫锦林丛中,我对竹一往深情。
我至今忘不了儿时“捡根竹竿当马骑”的《竹马歌》。也许,那时就与竹有缘份了。
前不久,我因公出差,走在竹乡郴县的山路上。啊!满山的竹,苍翠欲滴,青得明亮,绿得深沉,真是“竹林丛中层相间,一片葱茏一片春。”我仿佛回到了童年,一下子扑进了这超凡脱俗的仙境。
小竹笋好奇地探头探脑,似少女的纯真、腼腆,竹叶萧萧絮语恰似村野姥妪娓娓地述说竹乡的历史竹乡的岁月。一会儿,云暗天阴,竹林失去了鲜亮,变成了泼墨似的暗绿。一阵冷雨,我单薄的衣衫紧紧贴在了身上。
我只得躲进竹乡镇一户人家的屋檐下。门开了,“请进来,暖和暖和。”女主人主动招呼着,男主人也赶忙请坐,斟茶,递烟。人间最珍贵的是感情,没有寒喧,没有客套,几句热情好客之言,使我们的心靠近了。
原来男主人是这个镇的竹业队长。他向我谈起了竹乡的变化,更多的是谈怎样才能使这里的人富裕起来。我不禁想到了画竹大师郑板桥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是啊,他虽身居微职,却想到大家的“疾苦”,关心体恤别人的生活,感慨自己无能,不能使大家富起来,充满了情,充满了意……
不知什么时候雨停了,想到还要赶路,我准备起身告辞,他“噢”了一声,起身到了厨房。只见女主人正用竹火筒向灶间徐徐吹动,一阵浓浓的腊肉的香气夹带着竹叶爽爽的清香味扑鼻而来。
“你们这是干什么!”我急了。“吃了再走。”男主人不容我分辩。这不是虚情,也不是客套。一个普普通通的过路人,素昧平生,却受到如此礼遇。但一切都是那样的热烈,又是那样的纯真。
告别了竹乡夫妇,我又穿行在清秀挺拔、潇洒临风的竹林中,仿佛掬到了真挚、热情的感情之水。他们不正像那青青的翠竹,高风亮节,净化着人们灵魂中的卑污和人世间的偏见;不正是他们带着竹叶的爽爽清香,带着浓郁的人情味,为我留下了一首人生的散文诗吗?



二航新闻
集团要闻
国资动态
业务动态
媒体聚焦
二航人
专题专栏
港航
路桥
市政
房建
其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