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航文化

shipping culture

文化故事

首页 二航文化文化故事

防疫战线上的“父子兵”

发布时间:2020-03-10阅读次数:

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西北边,有一个2000余人聚居的村落,布政村。覃远兵是这个村子里的村医,与新冠肺炎疫情下全国其他村子一样,封路后,村诊所在防疫工作中的作用开始凸显。

“看到爸爸每天早出晚归的,很辛苦,特殊时期我也想分担下”,从中交二航局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项目休假回家的覃宁胜说道。由于从小在爸爸的诊所长大,覃宁胜觉得自己参与防疫工作比别人有优势。

经过驾驶、应急处理等防疫工作培训与审核后,覃宁胜顺利成为了一名村防疫志愿者。

 

 

2月1日是覃宁胜成为志愿者的第一天,这天早晨7点刚过,他就跟着爸爸出门了。父子俩的任务是配合乡镇对武汉返乡人员健康情况进行再排查。

“全村从武汉回来的一共有64人,我们建了一个微信群,每天我都会在群里催促大家进行体温自检”,覃宁胜说,尽管群里每天都有回复,但有时也并不能让人完全放心,需要上门排查和网络报告“线上线下”相结合。

一天的排查工作下来,父子俩都很疲惫,这天他们一共上门测了10家,万幸没有发烧的。习惯了工地忙碌生活的覃宁胜觉得这工作也没想象的那么困难。

“慢慢你就会明白的,这跟造桥不一样。”覃爸爸当晚回了这样一句话。排查隐患,解决问题,至少思路是一样的,覃宁胜思忖着并不是很理解父亲的话。

上岗后第四天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开始明白父亲话里的意思。2月4日上午9时28分,覃宁胜接到了一个村民的求救电话:“我家孩子瘫在椅子不动弹了,喊他也没反应,赶紧带着你爸过来。”电话里传来了一个中年妇女带着哭腔的急促的声音,覃宁胜意识到出大事了,便立即放下手头的事情,驱车赶到诊所带上父亲赶往村民家中。

“当时那孩子整个人瘫软在躺椅上,脸色发白,呼吸微弱,喊他的名字也没有反应,再加上房间里的炭火,我立刻意识到,这孩子应该是一氧化碳中毒”,覃远兵回忆道。

有了判断后,父子俩合力小心翼翼地将孩子抬到通风的位置,一边对孩子进行心肺复苏,一边紧急拨打120急救电话,一阵忙活过后,开始安慰心急如焚的孩子父母。26分钟后,救护车赶到,当目送孩子上了救护车,父子俩这才松了口气。

所幸的是,因为救治得比较及时,4天后这位一氧化碳中毒的孩子出院了。这时覃宁胜开始切实体会到,对于医护工作人员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这一点和造桥还真不一样。

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天里,覃宁胜负责汇总村民所需的日常药品,带着父亲驱车去镇医院,然后一家一户地分发下去。这二十多天与父亲在工作生活中的相处,让他们之间的话慢慢变得多了起来,自己也更懂父亲了。

 

 

“只要有需要,近期我就会一直在这个岗位上”,覃宁胜说他们父子同心,加上这么多人的共同的努力,相信疫情一定会被战胜的。(张阳洋  雷伟利)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