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30日,二航局四公司两栋员工住宅楼建成,72名来公司不久的大学生高兴地拿到了钥匙,不久将住进属于自己的新房。据四公司党委书记顾志香介绍:这是四公司为了减轻青年技术干部的经济压力而建的员工住宅,由公司垫资,建成后以优惠价格出售给新来的大学生,只要是2003年以前(含2003年)来四公司还没有住房的大学生都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这既是四公司在快速发展、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的基础上回报员工、留住人才而采取的一项举措,也是二航局员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的一个例证。 唐启就属于这72人之列。他1976年出生于安徽阜阳的一个农家,1999年8月毕业于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当年分配到二航局四公司。由于他工作踏实,积极进取,2001年3月被任命为荆州长江公路大桥主墩工段副主任工程师。2001年10月,荆州大桥主体工程刚刚结束,唐启又奉命参加安庆长江大桥的建设。2003年5月,他被任命为二航局安庆大桥项目部总工程师。在他和项目部全体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安庆大桥施工非常顺利,无任何质量事故,在业主开展的“安庆大桥质量安全管理年”活动中,连续11次获得第一名,最终在全桥评比中获得“主桥最佳施工单位”。他也在200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5月被安庆市委市政府授予“建桥功臣”称号。2004年7月,他又调任二航局南京长江三桥项目副经理。2005年10月,南京三桥完工后,他又调到上海,现任二航局上海至崇明越江通道长江大桥项目副经理。一个来企业仅几年的大学毕业生,在二航局这块土壤里迅速成长,成家立业已为人父,还拥有一套80平方米的住房,这在外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可在二航局像唐启这样的青年技术干部还有很多。唐启的成长过程既是二航局青年技术干部的一个缩影,也是二航局员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的又一例证。 然而,在1984年以前,二航局产值最高的一年也只有2400万元,工程项目不到20个,员工年平均工资从没超过2000元,员工常年在外施工,只能住茅席房或石棉瓦房。由于施工产品单一,产值小、效率低,企业发展缓慢,别说员工个人发展,就连生活福利都无法满足员工的期望。1984年以后,二航局在保持内河水工优势的基础上,向多领域发展,尤其是在海港、公路、大型桥梁、铁路施工领域发展迅猛;施工项目不仅遍布全国,还进军到国外,使一些员工实现了到国外淘金的梦想。近几年,二航局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企业人才济济,员工福利明显改善。工地员工已告别了过去的茅席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彩钢板房。工地上不仅有球场、图书室,还有花木、草坪,有线电视、宽带网络也进入了员工宿舍。目前,二航局在建项目达140多个,年施工产值超过50亿元,员工工资三年翻番。无论在武汉,还是在重庆、芜湖、镇江,二航员工生活小区、住宅楼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鸟语花香,四季长青。不管你是在武汉,还是在重庆、芜湖、镇江,只要一提起二航局,人们对这个企业、对这个企业高素质的员工赞不绝口,为这个企业让员工所享有的工资、福利待遇及分享的改革发展成果而赞叹不已。 让每一个愿意在二航局工作的员工都能有所作为,这是二航局为员工提供成才舞台的目标。二航局高层深深地体会到:员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推动者,是企业的根基和支柱,只有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才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企业只有了解他们的期望与需求,并给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与工作氛围,建立以按贡献付酬为基础的薪酬体系,最大限度地激发劳动者的潜能,引导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施展才华,才能使企业持续发展、长盛不衰。为此,二航局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的人力资源开发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精干经营队伍,加强技术力量,稳定操作人员,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形成适应二航局发展战略需要,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素质优良的员工队伍。 二航局将战略目标层层分解为员工绩效目标,通过过程控制保证绩效目标的实现,以薪酬、晋升等一系列激励制度促进员工提升绩效水平。 二航局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设计了职务发展和专业发展两条通道,员工可自由选择,同时还为其提供横向发展的通道。操作人员选择技术等级为上升通道,高级技师享受高级工程师待遇。 二航局把培养核心人才、打造领军人物列为工作重点,为建立长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探索技术、管理参与分配的途径,曾在2004年推行“千万工程”(即每年拿出一千万元为一千名技术人才及能工巧匠建立岗位津贴)。 为了实现战略目标,二航局提出到2010年后备干部总量要达到790人的目标,明确了后备干部的主体以30—40岁为主,并规定了培养程序与方法。 二航局坚持事业留人,重点培养生产、技术骨干,提供学习培训与深造机会,通过在建项目为各类人才提供舞台,让想干事、能干成事的人具有晋升机会与晋升通道。 二航局坚持待遇留人,确保员工工资每年增长,重视开展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实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障制度,为一线员工提供设施齐全的宿舍,让员工安居乐业。 二航局坚持感情留人,通过“冬季送温暖、夏季送清凉”等活动定期慰问员工,对受伤、生病员工必访,员工结婚,工会会前去祝贺并送上一份礼金,实行员工子女学费补助,员工子女上大学可获得几百元的奖学金。当年安庆大桥项目部的一名老员工因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项目部迅速组织后方人员分三班看护。当一位病友见到此情此景并得知病者是一位项目部的普通司机时,他看了看周围的人,轻轻地叹了口气说:“在你们这里,生病也是幸福的。” 二航局坚持环境留人,始终把员工当主人,激励员工参与管理,采取各种渠道鼓励员工提合理化意见。同时,二航局重视员工职业安全健康,为员工提供安全与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定期组织员工体检,安排员工旅游,在两年组织一次员工运动会的基础上还不定期地组织分散多样的员工文体娱乐活动,以增强企业凝聚力。二航局对技能低下、年龄偏大的员工实现内部退养,经常组织离退休员工开展各项活动,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优待,让老员工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二航局在迅速发展的同时,重视对付出了辛勤劳动员工的回报。局长王海怀在一次员工代表大会上说:员工为二航局改革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二航局也应该回报员工,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改善经营管理,实现管理方式向“人性化”和“自我约束”的转变。在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吸引外来优秀人才的力度,通过提供发展机遇留住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要让培训成为二航局为员工提供的一项重要福利,为员工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使二航局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把工作与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要让二航局成为一片肥沃的土壤,任凭市场经济的风吹雨打,让所有的员工都能在这片土壤上快乐成长,并最终做到人尽其才。 在以人为本的二航文化中,始终坚持将企业目标与个人理想有机结合,并通过企业与员工的互动促进目标的实现。一个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的企业,必然会激发出员工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给企业带来生机,促进企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