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18日,在武钢工业港改造工程1号、2号和8号、9号码头竣工暨3号、4号码头开工仪式上,武汉钢铁集团副总裁握住二航局水工分公司经理王翔的手,恳切地说:“你们在1号、2号和8号、9号码头的施工中,不论从质量、安全还是进度上,都非常好地履行了合同的要求,3号、4号码头交给你们施工,我们放心!” 这话还要从2003年初说起。当时二航局以施工总承包的模式中标武钢鄂州球团厂码头工程,与武钢矿业公司的技术、管理人员一起完成了对4艘趸船、4台起重机的招标。在10多天的招标合同谈判中,二航人想尽办法为业主节约投资,优化起重机选型,给业主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随后一年半的施工中,二航人用精品工程和一切令业主满意的优质服务打动了武钢集团。在武钢工业港1号、2号和8号、9号码头改造工程招标时,二航局最初并不知情,武钢矿业公司的领导主动向武钢集团推荐了二航局。武钢集团负责招标工作的人员马上与二航局水工分公司电话联系,邀请二航局参与这个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的投标。2004年11月,二航局水工分公司一举中标武钢工业港1号、2号和8号、9号码头改造工程。 该工程系武铁集团为进一步加快企业发展,提高铁矿石进厂、产品出运速度而投资兴建和改造的码头项目。但由于工程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总造价16500万元的项目,扣除设备安装费、设计费、总包费等费用后,施工额度仅剩下8150万元。在一年的合同工期内,需要完成包括1号、2号码头改造和8号、9号码头改造两个部分的主体工程,仅仅从材料的需求量便可以看出工程的施工强度:经超强环氧漆处理钢板桩近5160余吨、水上现浇混凝土达2万余立方米、钢筋1500余吨以及大批周转材料。 2004年11月底,新组建的二航局武钢项目部在中标几天后就进入施工现场。他们发现要想将工程做好,不仅仅受到工程造价偏低这一制约因素的影响,还有地质状况复杂,需要与矿石转运产品出运交叉作业等其他方面的重重困难。首先,由于1号、2号码头改造工程的沉桩基础为钢管桩结构,而施工期间正是长江枯水季节,水深严重不足,有的桩位甚至直接暴露在岸上,给钢管桩施打作业造成极大的麻烦。其次,桩位所处区域地质情况复杂,施工水域河床基础内包含有卵石、砂层、矿渣、淤泥等,在此水域内还存在许多原码头施工中抛下的块石,不利于挖泥和沉桩作业,也给钢管桩的顺利施打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第三是施工工期紧。码头改造工程于2004年12月18日正式开工,按照合同要求,1号、2号码头改造工程必须于2005年6月30日前完成主体工程,8号、9号码头更是必须在2005年6月30日前交付使用。就是这不到7个月的时间还要贯穿春节和冬季施工,工期之紧可想而知。此外,因生产出运的需要,在对8号、9号两个码头的四个工作面改造施工过程中,业主一次仅能提供一个平台施工作业面,这直接影响到码头施工的顺利推进。 二航人向来以敢打硬仗、能打硬仗而著称。项目部全体员工自进场以后,正视困难,以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奋力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团结人、带动人、鼓舞人,强化管理,努力开拓,取得了项目管理和施工生产的良好开端。 2005年3月12日,距离工程第一节点(3月15日前完成全部沉桩工程)仅剩下2天时间,还有28根桩没有施打,此时的业主、监理包括总包单位,均陷入一片悲观,认为这个节点无法完成已成定局。尽管原定施工计划完成情况不理想的原因主要在业主方面,但项目部每一名职工不仅清醒地认识到,第一个节点能否按计划完成,对于在业主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至关重要。然而,要在48小时内完成28根桩的沉桩任务,在平均打桩进度为每天2根、单日最高沉桩7根的武钢工业港水域,确实是难以完成的任务。 项目部展开了广泛动员,以“不到最后决不言败”的精神作为项目决战的指导思想,动员全体职工48小时拼搏在岗位。将项目部所有的施工照明器材调集起来,一一布设在整个施工现场,并及时与桩船所在单位船舶工程处沟通。船舶工程处给予了大力支持,将在武汉地区参加海船船员基本安全证书考试的12名船长、大副调到“航工桩5”号,临时担任水手工作。一时间,岸上、水上拧成一股绳,测量、桩船歇人不歇机,白天,人声鼎沸,夜晚,灯火通明。所有的人都紧张地注视着正在进行的沉桩施工。负责沉桩的技术干部干脆扛了两箱方便面上船紧盯施工。2005年3月15日下午1点,随着二航局武钢项目部测量工程师刘吉明在对讲机中说出两个字:“停锤”!现场的所有施工人员一片欢呼,寒冷的江边,一张张笑脸汇聚成一片欢乐的海洋!是的,我们成功了! “1号、2号码头桩基工程是总领整个改造工程的关键节点,从2004年12月18日至今,贵局武钢项目部全体员工不畏风雨,不惧严寒地施工作业,尤其是从3月13日到3月15日不到48小时的时间内,项目部全体员工克服急风、寒冷,连续作战,创造了48小时施打28根钢管桩的施工奇迹,体现出了二航员工诚实守信、勇于拼搏、团结协作、善打硬仗的作风。”武汉钢铁集团、中交二航院、监理单位,一张张贺电、贺信纷至沓来,大家都为二航局武钢项目部顺利完成1号、2号码头改造工程沉桩施工而感到高兴。 借此东风,二航局武钢项目部努力协调好与指挥部、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武钢工业港四方的关系,合理调配好人员,精心组织,诚信施工,先后创造出在恶劣天气里,25天完成6000平方米面层、600米护轮坎以及预制板之间纵横勾缝现浇施工,用不到200天时间完成码头改造工程主体工程等被业主、监理、设计单位交口称赞的“武钢奇迹”,最终圆满完成武钢工业港1号、2号和8号、9号码头改造工程全部施工内容,获得“武钢结构优质工程”奖。 辛勤的耕耘必将获得丰硕的果实。凭借在武钢工业港1号、2号和8号、9号码头改造工程施工中的优异表现,交下了武钢集团、二航院、长规院等一批好朋友。该项目产生了较好的辐射效应,紧接着,二航局又先后中标武汉阳逻国际集装箱转运中心2号泊位试桩工程、转运中心堆场建设工程、阳逻国际集装箱2号泊位码头工程以及武钢工业港3号、4号码头改造工程,合同总额达1.2亿元。 二航局一直以来都将“建一项工程,交一方朋友”的理念贯穿于建设每一项工程的始终,在优质高效建工程和诚信服务业主的过程中,通过在建项目辐射经营,形成了企业的营销板块和区域市场,并和当地的相关单位和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很多区域市场上都有可圈可点的相关故事。如广东、广西、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湖北、重庆、四川等市场,二航局已成功进入20多年,在那里有很多从事建筑项目投资、设计和施工的单位都成了二航局的良好合作伙伴。二航局还在不断地开拓新的区域市场,如贵州、云南、山西、河南、山东、内蒙古、新疆、西藏等,通过“建一项工程,交一方朋友”,企业的营销网络正日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