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航文化

shipping culture

文化故事

首页 二航文化文化故事

二十五、制度高于一切

发布时间:2008-05-12阅读次数:

管理的真谛在“理”不在“管”,但不“管”就无法“理”。责、权、利是管理平台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没有责任,就会导致滥用职权或渎职;没有权力,就无法充分履行工作职责;没有利益,就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只有用责、权、利明确的制度进行的严格科学的管理,才能让员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下面几个小故事折射了二航局追求卓越的制度管理理念。

设备租出去了,租金收回来了
江阴长江大桥竣工后,从工地回来一批建桥专用设备,如何让这批设备继续发挥作用?二航局交给设备处来管理,但没有给设备处下达出租率与租金回收率指标。结果,设备出租率只有50%,租金回收率不足40%,一年只收回60多万元。原因是设备处没有对局外出租设备的动力,只是局内哪个公司需要设备就调到哪个公司。在租金收取上,公司与局是儿子与老子的关系,交钱人不主动,要钱人不积极。在这种制度设计下管理效率无从谈起。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二航局成立了设备租赁公司,专门来经营这批设备。用怎样的制度才能改变“二低”的局面呢?当时由企划处负责牵头与设备租赁公司制定了一份经济责任书。企划处分析了问题的核心,决定从解决提高出租率与租金收取率入手,以“理”字为原则设计一个制度,让设备租赁公司在规则下自我管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经与租赁公司领导沟通,先制定一个租金底线,后加一个奖罚公式。经过测算与沟通,年租金缴纳达120万元为底线,达到底线时,享受局总部员工的收入标准,在此基础上,加一个不封顶与不保底的奖罚,即:超出与低于120万元,均按超出或低于部分的20%对等奖罚。设备租赁公司收取租金后交局管理,局按上交数的对应比例返回费用。另外,再加设备完好率等相关指标。这一制度将出租率与租金回收率这两个关键问题通过责任书的方式明确,设备租赁公司有了相应的责、权、利。有了这个制度,局就再没有为设备出租与资金回收费过心,设备出租率与资金回收率直线上升,达到年收租金200万元以上,是过去方式下的两三倍。设备租赁公司经理说:“我们目标明确,自己管理自己,今天干了什么,今天收入多少,今天能算出来。压力来自制度,动力也来自制度。”

这个安全奖励有特色
大家都知道安全的重要性,但大家又都忽视安全,例如:不戴安全帽进工地,不穿救生衣下水等。为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很多项目部制定了违反安全管理的罚款规定,例如不戴安全帽进工地罚款50元等,但执行起来又难以到位。一是安全员有时拉不下情面罚款,二是被罚款的人对安全员有抵触情绪,认为这又没有出事,罚什么款!项目部天天讲安全,天天存在安全隐患。武汉绕城公路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办法让员工与安全员互动起来,很有特色。
项目经理为了让安全员从被动抓安全变为主动抓安全,让被罚的人对安全员有种负疚感,做了这样的制度安排:安全员开出的违反安全管理的罚款数就是安全员的奖金;其他员工发现安全违章而安全员没有发现的,每发现一起按对应的罚款扣安全员奖金奖给举报人;项目部测算过去安全违章的平均数,违章在平均数以下时,少一起奖一起。制度实施后,安全员主动抓违章,一天到晚在施工现场转悠,一个细节也不敢放过;员工也主动遵守安全规则,不敢有丝毫马虎。责任到人了,违章减少了,保证了项目零安全事故。项目经理谈起安全管理总是乐呵呵:“制度在帮我管理,不用我太操心!”

一双鞋印的故事
2000年夏天,武汉骄阳似火,白沙洲大桥正值桥面混凝土浇筑期间。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项目部规定在24小时凝固期内不得踩踏,违者罚款200元。为提醒大家,在浇筑区树了一个警告牌。
有一天,上级领导来工地指导工作,一行五六人在项目质量工程师带领下,从桥的这一头检查到另一头,在混凝土浇筑区,有位领导没有注意警示牌的内容,一脚跨进浇筑区查看混凝土质量,在浇筑区留下了一双鞋印。这时候还有两三个小时混凝土浇筑就达到24小时了,已经硬化成型,一般的踩踏已不影响质量。
项目经理有个习惯,吃完中饭,无论天有多热都要到施工点去看一看。他来到桥面混凝土浇筑区,仔细查看每道工序,发现了混凝土上有一双鞋印。他马上叫来质量员,要他查明是谁违反了规定?质量员告诉他,只有几位上级领导到过这个区域,这也并不影响施工质量,不要去追问了。项目经理告诉他:“有了规定就按规定办,大项目就是靠抓细节才能万无一失。”
质量员很快问到了这双鞋印的来龙去脉,告知了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把那位领导叫到办公室,笑着说:“老朋友,今天我找到请客的主了!”那位领导有点摸不着头脑:“又要敲我的竹杠?”“你今天进了我的禁地,你得留下买路钱!”项目经理便将鞋印的事细说了一遍。那位领导非常佩服,交了200元罚款。下午,小黑板上出了一个罚款通告:“局某某,在项目部检查指导工作时,违反浇筑区在24小时内不得踩踏的规定,罚款200元,特此通告。”这件事说起来很小,也很偶然,但项目部正是从这些不易注意的地方,严格执行制度,打造出了精品工程,创造出了一流的管理。白沙洲大桥施工中,业主就专门给二航局送来了“建桥旗帜”的牌匾。

船舶星级管理落到点滴处
“航工桩6”号在二航局工程船舶中极为普通,但在2005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沉桩1980根,工作量是2004年的两倍多,水工公司经理王翔亲自带着2万元现金上船,兑现年初提出的“完成计划指标重奖”的承诺;星级管理考评中,取得了95分的好成绩;船员技能比武活动中获得优秀组织奖;船机设备状态良好,没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二航局近几年来狠抓了船机设备星级制管理。
在船舶星级管理中,水工公司重点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规范基础台账管理,将众多的报表、记录统一清理、规范为16种表格,并为各船配备了文件盒、文件夹、报关公文包,对各类报表分类存放,做到了标识清楚。二是突出船舶安全管理。配备消防救生器等应急物资并一律登记在《船舶消防、救生、堵漏器材登记簿》上,做到对器材的更新、有效期等都有详细记录;建立灭火器等重要器材责任牌,定人定期进行保养;成立“三防”领导小组,实行安全承包责任制,明确各级安全责任人,与各船和项目部签订《防台防风计划责任书》,还在基地安排专人收听天气预报,跟踪台风信息,并不定期安排专人对各船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三是注重设备保养、维护、自修管理。四是实施单船经济考核,对各船物料备件购置清单进行统计,根据各船计划确定重点物资的消耗定额,加强成本控制。五是关注文明服务管理,要求处处提供周到服务,时时注意环境卫生整洁。
管理制度细化就如同从海绵里挤水,只要制度科学、方法得当总能挤出“效益”来。“航工桩6”号进行了工作细分,确定每一个人的岗位责任及工作范围,让大家都清楚自己该干什么,不再事事都要船长去指挥。制度细化,如:请假制度,明确船上人员工作之余外出必须向船长或轮机长请假并要告知归船的时间,如有违反,将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同时,实行奖金系数浮动式管理,做得好的可以上浮10%,做得差的会下调10%,包括外聘工在内,上船不久,都能很快掌握本岗位工作职责;船员奖金和生活费用都张贴在会议室宣传栏内,做到账目公开。还特别重视船员们的学习,轮机长将自己购买的200多册书拿出来,和公司购置的图书一起组建了船舶图书室,建立了图书借阅制度,认真开展员工读书活动;针对船上外聘工较多的情况,除了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培训外,还定期组织进行技术知识学习;将机舱内的各种电路图、设备运转图画出来贴在设备旁供船员随时学习。效益就这样在功效的提高中“挤”了出来。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