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钢筋混凝土的灰色永远与山清水秀的绿色是水火不相容的,而我不这样认为。应该说,建筑工程创造着人类美好的明天,环保工程是为这种创造明天而进行的可持续性工作,它们应该是和谐的统一。”二航局株洲船闸项目部经理姜春华在船闸正式通航仪式上欣喜地接受记者采访。
被湖南省政府列为“旅游观光带”的株洲船闸工程,在2004年12月28日通航后,受到当地老百姓的青睐。2005年春节期间,大量的游客前来漫步在花草林木间,观赏那漂亮的“帆型”幕墙式控制楼,欣赏着艘艘船只顺利通过秀美船闸的情景。姜春华介绍说,这是二航局在2003年底通过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后,完成的首个具有环保功能的壮丽秀美的“景观工程”。
株洲航电枢纽工程是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也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达19.46亿元,兼具发电、通航、交通、灌溉等多项功能。二航局承建的船闸工程是株洲航电枢纽的主要构筑物之一。
过去建设这样的工程,施工单位一般只从混凝土、钢结构质量标准上进行高要求,而这次二航局建设者却是按业主要求,遵循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原则,尤其是在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0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框架内,将环保观念贯穿始终,边进行土木工程建设,边进行环境绿化。工程中他们投入了120多万元,植入了四季桂、金叶女贞、铁树、樱花、樟树以及草皮等十多种观赏性花草林木,使工程的实用性和观赏性融为一体。就连船闸控制楼的造型,也不是单调的一幢房屋,而是采用船帆的造型,用通透的玻璃幕墙建设而成。在高达36米的“帆型”幕墙式控制楼的控制室里,操作员坐在电脑控制台前,按动电钮,闸内十几艘千吨级船舶顺利通过闸室。控制室青年工程师王松华说:“我去过三峡船闸这样国内一流的船闸,虽然它更加壮观,但株洲船闸与其相比,更多的是秀美,所以湖南省交通厅连续两年将这项工程评为‘先进工程’,这在全省都是绝无仅有的。”作为建设者的领头人,姜春华也两次被评为“优秀项目经理”。
站在船闸闸门上远远眺望,人们可以看到质量优良的闸室、系缆桩、护岸与园林、湘江和两岸的青山融为了一体,非常像一座大型公园,极具观赏价值。这不仅在二航局所建的工程中是首创,在湖南省所建工程中也为首例,就是在全国的大型工程建设中也是少有的。正因为如此,有关单位在工程全面投入使用后,将申报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
其实这些年来,二航局在很多项目上都在积极倡导环保意识,为环保工作做出了较大贡献。
五年前,骄阳似火的江苏润扬长江大桥工地,工人们凝心聚智建设“世界第三、中国第一”悬索桥的“中国第一桥塔”和“世界最大矩形锚碇”,常常可见一群头戴橙色安全帽的二航人,多为青年男女,个个神情专注,手提黑色的垃圾袋,埋头拾捡散弃的快餐盒,项目部一直开展着“环保卫士”志愿者活动。在207米高的北索塔上、在50米深的北锚碇基坑中,送饭的师傅总是特地准备好几个很大的垃圾回收袋,等员工们吃完饭后,把垃圾集中运走掩埋,不让工地上留下丝毫污染,一改进场时随手丢在江中、再一个个打捞上来的陋习。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小题大做,没事找事,可这恰恰是二航的环境管理理念:环保与企业如影随形。无论走进二航局的哪个项目营区,呈现在眼前的都是整洁干净,朴实大气,空气清新,白墙、蓝瓦、绿树、红花、翠草、鸟语,令人心旷神怡。可你别以为这是自然天成,二航人建桥铺路,四海为家,福荫子孙,每到一处安营扎寨,都会珍惜自然,珍爱环境,首先植树、种草、栽花,因地制宜绿化、美化营区环境,专人悉心维护,使原本荒芜的江滩、苇地、秃坡焕发勃勃生机。
在二航局润扬大桥项目部,员工义务植树5000多株,种植草皮4000多平方米。生活垃圾专人清理,定点定标集中掩埋,生活污水采用专利技术“三级”处理达标排放。营区开挖排水沟,沟中放置浮萍、睡莲、鱼类,生物净化水质。办公废弃的碳粉、墨盒、硒鼓和医疗废弃的棉球、纱布、针筒等特殊污染物交由专门的公司回收处理……“无烟头工地”一直保持到撤场,在全桥传为佳话。这些看似都是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在“细节决定环保”中保持了一方净土和清新空气,为绿色世界和子孙后代维护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无怪乎当时国家环保总局考评时评价为:“所见到的中国最好的环保型工地。”
二航人在承建世界第一斜拉桥——苏通长江大桥中,更是把“环保如影随形”发挥到极致。除营区保持润扬大桥项目部的水准外,又针对施工水域为长江生态保护河段,珍稀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的情况,实行施工组织设计与环保设计同步、同标准运行,采取严密的生态保护措施,如专船接收钻碴、泥浆、水泥浆、弃碴、废油等施工废弃物,运往岸上指定部位达标处置,宁可多投入也绝不排往长江,实现大桥建设“零污染排放”,对长江生态环境“零影响”。项目部以“维护长江生态、保护生命之河”为主题,投入“渔业资源和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增殖放流”活动,副局长、项目总经理刘先鹏领衔,在北主塔水域将中华鲟、胭脂鱼、黑子鳗、豆蟹等26万多尾珍稀水生动物放回长江,放归自然,以实际行动带头倡导保护珍稀动物,为野生动物保护写下了精彩一页。大桥建设的体系化环保,达成了天蓝蓝、水清清、地绿绿,呈现出江鸥翔、燕子飞、喜鹊叫、黄鹂鸣,保护了我们的母亲河,实现了人与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西藏拉萨柳梧大桥建设中,二航局项目部考虑到高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十分注意水土和树木的保护,项目部要求每一个员工不能损害一草一木。在一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拉萨河边有一片红树林正好挡住施工通道,他们绕过这片树林,每次多运行500多米进行施工。现在这座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双拱桥,像一道卧波长虹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为世界屋脊增添了又一美景。
这些年来,二航局在西部的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施工中,都非常注意环境保护,对每一项工程都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
环保与发展是辩证的统一,为财富失责任,为资本失道德,为地位失良知,不是健康的自然人、社会人。只有把财富与责任相结合,才能为企业带来真正的、持续的、久远的发展力量,才能塑造融入社会的现代企业精神。这是有责任感的二航人面对日益加剧的资源压力、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所遵循的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理念。他们身体力行,为环境保护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二航局在不断地成长、壮大,百年二航在人们的希冀中走来,动人的环保故事还将在二航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