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媒体聚焦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九派新闻】六项世界之最!在汉“建桥国家队”设计建造,常泰长江大桥正式通车

发布时间:2025-09-09阅读次数:

9月9日,拥有六项世界之最、长江上首座“三合一”过江通道——常泰长江大桥正式通车运营。这座由江苏省交建局建设、中铁大桥院与华设设计集团联合设计、中交二航局与中铁大桥局参建的“超级工程”通车后,常州至泰州车程由1小时20分钟压缩至20余分钟,为长三角一体化再添关键一笔。该项目不仅对完善区域路网布局、促进扬子江城市群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更是对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常泰长江大桥是公铁合建双层复合型过江通道,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普通公路于一体。大桥跨江段全长10.03公里,其中公铁合建段长5.3公里,由一座跨主航道的跨径 1208 米钢桁梁斜拉桥、两座跨专用航道的跨径388米钢桁拱桥和一座3×124米的非通航孔钢桁梁桥组成。大桥创下“六项世界之最”:最大跨度斜拉桥、最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桁拱桥、最大连续长度钢桁梁、最大尺度碳纤维复合材料拉索、最大强度平行钢丝斜拉索、最大规模多功能载荷非对称布置桥梁。

种爱秀告诉九派新闻记者,大桥建设期间,中交二航局项目团队开发了沉井施工智能决策系统、智能气举取土集群控制系统,创造了粉质黏土层大型沉井下沉最快纪录;研制了全球首台超万吨米级智能化塔吊及基于北斗定位的钢塔辅助吊装引导系统,极大提升了钢混组合索塔的工业化建造水平,施工效率提高50%以上;自主研发了全球最大吨位桥面吊机,具备可视化、智能调位、自动换轨等先进功能,实现了超重梁段毫米级精准对接。

中铁大桥局相关负责人向九派新闻记者透露,要让大桥在长江上“站得稳”,先得把根基“打得深”。南主塔墩(6号主墩)沉井基础最大入土深度达47米(其中粉质黏土层总厚度达21米),横长95米、纵宽57.8米,相当于13个篮球场大小,为世界最大水中沉井基础。建设者研发BIM沉井下沉智能感知控制系统,配套26台套“机器人”取土装备,实现沉井施工可视、可控、可测。此外,建设者应用全球最大塔机,实现大桥上塔柱10个节段33次精准吊装。所有杆件的运输和吊装作业均在已架设完成的梁面上展开,全程未对水中通航造成任何干扰。

常泰长江大桥通车后,常泰两地通行时间将从 1 小时 20 分钟缩短至 20 分钟左右,常泰两地同时联合开行毗邻公交,方便群众出行,为进一步推动跨江城市群协调发展、融合发展按下“加速键”。

据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常泰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现场指挥长李镇介绍,作为目前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工程,大桥建成实现了减冲刷减自重台阶型沉井基础、“钢—混”混合结构空间钻石型桥塔、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索塔锚固结构、温度自适应塔梁纵向约束体系四项首创设计。

大桥于2019年10月全面开工建设,到2025年8月建成,建设过程充满挑战。2024年6月9日成功实施大桥合龙的中交二航局常泰长江大桥项目部负责人种爱秀介绍,项目成功攻克了超千米级非对称荷载布置公铁两用斜拉桥巨型水中台阶型沉井基础施工、空间钻石型四塔柱“钢-混”混合索塔建造、非对称大节段钢桁梁吊装、超长超重斜拉索安装,以及大跨重载大刚度非对称公铁两用钢桁拱桥建造和全过程施工控制等技术难题。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