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由阳新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交二航局承建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八一大桥正式建成通车。该桥成功实现“一跨过江”,彻底取消了河道中的阻航墩柱,与下游的富池船闸项目正与之形成协同效应,构建起“一桥一闸”“水陆双通道”,全面激活黄石区域综合运输能力,对阳新连接内外、联通黄石南部交通枢纽具有重要意义。
主桥作为项目的核心控制性工程,长600.8米。其结构轻盈、造型美观,并成功实现“一跨过江”,彻底取消了河道中的阻航墩柱。这一设计将通航净高从老桥汛期最低仅0.5米大幅提升至8米,通航标准跃升至1000吨级。“新桥建成后,因通航高度不足导致每年约130天船舶无法通行的历史将彻底终结。”技术负责人高龙介绍。同时,桥头区域创新采用立体交叉设计,将有效缓解莲花湖大道、兴国大道等周边路网的交通压力。
原八一大桥于1969年建成,1994年并行加建新桥,形成新旧并行结构。为满足富水河航道升级需求,当地决定拆除旧桥并在原址重建新桥。新建八一大桥主线路全长1.12千米,采用1-130米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设计,主桥宽34米,设双向6车道。大桥沿既有莲花湖大道布线,在老桥位置跨越富水河,向南顺接G351国道,并设置互通匝道连接兴国大道与环湖南路。
面对大跨度钢管拱结构复杂等施工难点,项目团队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在钢管拱制作环节,采用高精度数控设备确保切割与焊接质量;在安装过程中,运用先进的测量与监控系统实时跟踪标高、里程和轴线,精细调整吊点位置与轴线偏差,保障了安装精度达标。
为充分发挥钢管混凝土的抗压性能与系杆的抗拉性能,团队多次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创新性地加入钢纤维,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增强抗裂性。同时,采用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泵送顶升法浇筑工艺,确保了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后期质量。
作为阳新县年度十件实事之一,八一大桥的建成通车,对于阳新连接内外、联通黄石南部交通枢纽具有重要意义。“以前去县城要绕行40分钟,现在几分钟就能到达!”富河南岸村民李先生对通车满怀期待。作为阳新“南大门”,大桥将极大便利富河两岸群众出行,成为连接城南城北的快速通道。大桥也成为当地的地标性交通景观,吸引不少居民前来“打卡”。
大桥将打通G351国道和百里富河的关键瓶颈,显著提升富水与长江之间的交通通航能力,“它不仅是交通设施,更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纽带’,将加速资源流动,拓展城区空间”。项目负责人张立响说。
据悉,下游的富池船闸项目正与之形成协同效应。船闸建成后,富池至阳新城关航道等级为VI级提升至Ⅲ级,实现千吨级船舶畅行长江。届时,“一桥一闸”构建的“水陆双通道”,将全面激活黄石区域综合运输能力。



二航新闻
集团要闻
国资动态
业务动态
媒体聚焦
二航人
专题专栏
港航
路桥
市政
房建
其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