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婉婷 摄影 李安辉 融媒体记者 张超
7月13日中午12时,中交二航局680余名建设者,在朱家河沿岸河堤奋战46个小时,用10多万个装土编织袋,对长约2公里的河堤进行加固加高,为武汉防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除此之外,这家央企单位,在朱家河沿岸所经之处,没有留下任何其他任何物品,用行动印证了那句诗——“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打好武汉防汛战,做好长江大保护!”7月11日,中交二航局迅速集结一公司、六分公司防汛突击队和民兵队680余人进场朱家河,“环境保护”作为入场安全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班组交底时再三被强调。
垃圾清理,他们下足了功夫
“3天时间,680余名建设者,光盒饭就要提供3300余份,还不包括夜宵的牛奶和面包。如果垃圾清理没做好,会给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一公司办公室后勤保障人员李锋说道。为了将“环境保护”落实到底,一公司在物资保障、责任压实、捡漏堵漏三个方面下足了功夫。建设队伍进场前,办公室就采购了足量的垃圾袋,分发到每个参建单位。每家单位要求每个班组组长负起监督责任,督促安排队伍在吃完盒饭后,统一回收垃圾。此外,现场每隔500米,就有三位工人专门负责巡检,清理路上遗漏的垃圾。装好的垃圾袋放在指定位置,再由专车拖到垃圾中转站进行处理。
管理者自发组成了“环保宣教队”
“你们慢点吃,我等你们!”7月12日中午12点,一公司办公室韩佳笑手持垃圾袋,在朱家河防汛河堤加固现场3号工点现场,笑着向工人说道。此时正是午饭时间,她在此处吃完盒饭,就主动牵出垃圾袋,向工人进行“环保宣教”。
“小美女放心!我们参加过方舱医院建设,垃圾回收、酒精消毒都顺手得很。”一位工人老师傅匆匆扒完剩下的几口饭,就将盒饭丢进了垃圾袋。“保证完成任务!”一些年轻工人,看到美女帮忙收垃圾,更加积极地回应了。
在朱家河现场,这种由管理者自发组成的“环保宣教队”,数不胜数。饭点到了,大家身在哪里,就现场和工人们一起用餐,做好表率,再好言提醒,工人们自觉性大大提高。
摒弃一次性劳保用品
“一次性劳保用品是方便,但对环境污染太大了。”一公司生产管理部副经理陶铸选择采购可多次使用的雨衣、雨鞋等劳保用品。
“算好物资账,不能只看单次采购费用。”陶铸表示,参与朱家河河堤建设者的工人,都是临时从各个项目部抽调而来,完成任务后还要回去建设工程。河堤加固任务完成后,只要加强管理,及时将雨衣雨鞋回收,回到项目部后继续使用,多花的钱就花得很值。
7月13日,在完成防汛突击任务后,发放出去的雨衣雨鞋全部回收,由各家单位带回项目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