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媒体聚焦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楚天都市报】建设综合管廊助力开发区环保建设

发布时间:2019-08-22阅读次数:

刊登于《楚天都市报》2018年12月5日

(通讯员:刘心、褚刚)地下城市综合管廊,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10月25日,笔者在二航局承接的硃山路综合管廊出口看到,一辆满载渣土的卡车驶上洗车槽,接着自动喷淋系统对准轮胎和车身不断地冲洗,5分钟后焕然一新的渣土车开上通顺河大道向垃圾场驰去。“在绿色与军运会同行的活动中,项目部全体职工坚持从小处入手、从细节抓起,用实际行动参加和维护当地的生态环保建设……”项目负责人就生态环保工作的开展进行了简要介绍。

据悉,该项目位于武汉经济开发区,是六分公司承接的首个管廊项目全长3.1公里,分综合舱、燃气舱、电力舱等多舱室建设,沿途有工业园、居民区,其中低洼地段和鱼糖最深的软基层有10多米。“诸如锤击管桩、水泥搅拌桩等技术噪音大,易产生烟雾和粉尘。”工程部长覃宁平在介绍静压预应力管桩技术时说:“而这项技术不需要对软基进行开挖和回填,节省人工、无噪音、没有废弃物”。技术员刘凯接过话题进行了补充:“所用的管桩都是由厂家提前预制好的成品,只需用卡车拉到施工现场,避免了现场浇筑出现噪音、弃渣和废水等废弃物。”

在现场,笔者看到工人师傅预先在沉桩区域搭好操作平台,在安装和调试完毕静压机后,根据根据桩的设计承载力进行配重吊装 ,液压紧箍成品预制桩不断进行加压,直到达到黏土层或风化岩层。此外,在内部装修打孔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粉尘、降低噪音,项目部把冲气钻改成射水钻,以此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保证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项目部不仅在工艺工法上严格按照《硃山路综合管廊项目环评报告》进行施工,在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上也力求做到不污染环境。当初为了攻克防水卷材粘性不足、容易起包、翘边和对土壤水源造成污染等问题,项目部成了“提高城市综合管廊防水卷材辅设质量合格攻关小组”。小组里唯一的女同志、质检部长龚美霞通过互联网对各种防水卷材进行了调查、筛选,并深入到武汉白沙州建材大市场、竹叶山建材大市场、汉口北建材大市场、汉西建材大市场进行实地考查,最后选择了各项性能、参数完全达到环保要求的高分子自粘胶膜和改性沥青。

为了达到设计要求,攻关小组成员、工部副部长刘合文围绕防水卷材在粘贴过程中容易产生废气,剩余的边角料处理不当容易对土地和水资源造成污染等问题进行攻关。在经过多次实验和反复论证后,他总结和摸索出了改进工艺、工法(摒弃因天气原因导致粘性变弱进行火烤的土办法)、增加防水卷材与综合管廊墙壁的接触面、加强对操作工人技能培养等经验做法。攻关小组吃住在工地,指导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安装标准进行施工,确保每一块防水卷材都跟墙壁贴得平实,并对边角剩料的收集和处理,确保不留污染隐患。

在采访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整条管廊两旁准备回填的祼土都建了围档,上面用绿色防尘网进行了覆盖。稍远一些地方则洒上不同的草子,远远看去绿草茵茵,各种野花相互摇曳,跟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安全环保部的张三峰告诉:“项目部特别重视安全文明生产,仅祼土覆盖一项目就花费30万元”。就在这时,降尘的雾炮车缓缓开了过来,一股白色水雾随即从车身后喷出,扇形状的范围被迅速浇湿。附近居民李爹爹告诉记者:“通过洒水降尘和垃圾回收,如今周边的环境可比以前好多了!”。

两年多来,项目部全体职工在努力打造精品工程的同时,还本着‘保护最大、破坏最小、恢复最多’的原则,用实际行动维护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展现央企担当。项目书记高兴地说:“2017年中交二航局武汉硃山路综合管廊建设项目部被业主单位评为安全文明生产先进单位,2018年在业主单位的3次季度性检查中项目部2次排名第一、1次排名第二,2018年6月武汉硃山路综合管廊建设项目提高城市综合管廊防水卷材辅设质量合格攻关小组获评‘2018年二航局优秀QC小组二等奖’。”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