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媒体聚焦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中国交通报】“拌”出来的“效益”

发布时间:2019-08-22阅读次数:

■  曹光辉

二航局中交锦悦项目部,位于巴南区金山脚下,这里依山傍水,袅娜迎人。就在上个月初,巴南区环保部门发现PM 2 . 5值超标,为了保障青山绿水,相关部门迅速下发通知,要对全区在建工地展开环境专项整治工作。

然而,项目部基础施工采取人工挖孔桩,每天上百方挖出的渣土都堆积在施工道路旁。而经过风吹日晒的渣土,就会变成粉尘,渣土车一过,带起粉尘漫天飞舞。不出渣,人工挖孔桩施工只能停下来面临着停工,而挖出的渣土用来地下室回填,又不能丢掉。这可把生产经理屈信喜急坏了,如何解决渣土扬尘问题成了项目上面临的大难题。

“渣土产量大,堆放面积上千平方米,采用湿水法控制扬尘,用水量大不说,天天洒水还不现实,能否采用覆盖法防尘呢?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胡金波在生产例会上提议。坐在一旁的屈信喜听后却连连摇头。

“覆盖法虽然可行,但渣土近万平米,抑尘膜按一平米10元计算就要10余万元,况且两个月后渣土就要回填,成为一笔不小的浪费。”

一时没有了主意的屈信喜来到施工现场,试图找到解决问题办法来。当他路过工地库房时,被地上堆弃的废旧安全网拌了一下,这一拌让他眼前突然一亮:有了,为何不将这废旧的安全网拿来覆盖渣土呢?这样既能防尘保湿还省了一笔材料费用,旧网二次处理费也省了,岂不是一举两得。”屈信喜一下子豁然开朗。

“这主意不错,外架一拆除库房堆满了旧安全网,扔掉了怪可惜,放在那里不仅占地方还是火灾隐患。”安全员袁红说道。

方案很快得以实施,不到两天近千平方的渣土便披上了“绿装”,原来漫天飞舞的扬尘没有了,旧网使用后场地也宽敞了,工地上焕然一新。

“光旧安全网处理费就得1万多,加上抑尘膜10万元,还不包括人工费,这种举措为项目部省下近11万余元。”物资部门粗略地算了一笔经济账。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