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媒体聚焦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益阳日报】一桥飞架竞风流

发布时间:2019-08-22阅读次数:

刊载于《益阳日报》2018年1月20日

记者谢辉 通讯员 路小路

资水千年,目睹流金岁月。沧桑跋涉,韵律万世流传。若干年前,紧邻资水而生的大渡口,在桨叶里映射出两岸人群互往的熙熙攘攘,摆渡声中实现交融,更热闹非凡。更远的时光里,三国名将关羽引领数万蜀兵布放资江北岸一线,关羽单刀赴会过江,载着热血与忠诚,清澈碧透的资江水,倒映出赤面长髯的英雄形象。

时间流逝,上世界七十年代中期资江一桥落成,二十多年之内,陆续落成二桥、三桥,资江已不再是两岸往来的障碍。2018年1月16日,湖南益阳大桥胜利合龙,再次架起来江北江南两边市民的通途。自大桥建设以来,来自中交二航局益阳大桥项目部建设英雄们,承载着百姓富足安康的梦想,在关羽雕像的注视下,900多个日夜,同样用热血助力“大益阳城市圈”建设,用责任时刻回应着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

竞风流,质安文化领跑全市

2016年4月16日,益阳市建功“十三五”重点工程劳动竞赛会场,作为全市在建重点工程代表,由二航局益阳大桥建设者组成的市“重点项目突击队”的铮铮誓言点燃全场:“我们愿做竞赛排头兵,为实现中国梦的益阳篇章而努力奋斗”!

事实证明这样的决心并不是空谈,益阳大桥的建设者们在推进大桥高质、高效建设等管理方面一直在担任全市在建的领跑者,尤其在安全、质量管理方面。自项目进场以来,中交二航局益阳大桥项目部在全市在建工程的评比中从未缺席榜首。

这是文化似春雨般的力量。“益阳大桥的建设者们真正落实了‘平安工地’和‘品质工程’的要求。将交通质安文化真正融入到了项目建设的全过程。”2017年11月7日在益阳市“质安文化进工程”观摩交流会议上,市交通运输管理局总工陈小佑如此评价。

文化催化氛围,益阳大桥优秀的质安文化更催生出每位参与者都铆足劲头建设精品桥梁的氛围。在工程施工中,安全是不变的主题,“最坚实的屏障是每一位建设者自己为自己搭起的”,对于安全管理,项目书记潘焕辉坚定安全红线意识内化于心才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基于此,他带领项目安全部门编制《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事无巨细的将现场安全作业风险与防护措施罗列在书中,并在每一个工序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细致学习,以保障在实际施工时每位建设者都清楚的了解各个环节的作业风险点。

安全教育环节则更为用心良苦。除日常的安全教育从不怠慢以外,在防洪度汛应急逃生演练、人员溺水救助事故演练中,潘焕辉亲自组织策划,带领班子成员完善每一个细节并亲自上阵力求演练取得实效。在他的精心“呵护”下,项目开工至今未发生一起安责任事故。

质量则是大桥的灵魂,精品是上交给全市最好的答卷。“108、295、413”,这三组数字充分彰显了二航人对于建设质量的态度。这三组数字均统计于他们自行编制的《益阳大桥质量通病防治对策手册》,倾注了项目管理者的责任与智慧,手册总结出了108条质量通病,295条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以及相应的413条防治对策,而针对这些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点,项目部进一步将各工序验收责任具体到人,并制定现场“工序验收责任牌”来进行明确,以起到相互监督作用,真正使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防治有效”。

求创新,科技攻关不负众望

由于益阳大桥9、10号主塔位于湖南四水之一资江之中,水上施工区域处在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两岸引桥施工区域更是处在沿江市民生活休闲核心地带。在老百姓眼皮底下进行施工,“我们一直在与施工污染作斗争,并且做到分毫不让”,时任项目负责人李志成态度坚决。2015年10月初,资阳区侧大桥10号主墩钻孔桩施工即将拉开序幕,施工中产生的钻渣与多余泥浆作为主要污染物,必须被隔离在清澈的江水以上。要做到这点,“常规方法需使用大型渣箱统一储存,再利用起吊设备与货车将其运走,费时费力,工期与项目成本管理要求不允许。”项目副经理陈金元介绍。

常规方法不可取,环保要求更是不能打折扣。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志成在观看某工厂皮带式输送机工作中获取了灵感,“实现自动化便能达到最大程度上省时省力”,李志成恍然大悟,刚回到项目来不及休息就积极组织项目技术工作人员开始了自主研发工作。研发工作进展神速,随后一种“自动化排渣装置”设计方案浮出水面,而随着钻孔施工眼看就要进行,该装置的安装工作也毫不犹豫的就此展开。

数日后项目便收到了当地环保部门及业主的点赞:安装在主墩钻孔平台下“自动化排渣装置”通过皮带机将钻渣等污染物自动运输到指定船舶上,再由该船舶运输到当地环保部门设立的指定地点处理的施工方法,真正做到了不让施工中的污染物“惊扰”到市民的“母亲河”。

大桥主梁施工使用的是在加工厂改造后的前支点挂篮,承载力高达800吨。改造且拼装好的挂篮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二次拼装,然而受施工场地及设备限制,现场拼装工作只能在支栈桥上进行。挂篮宽度15米,而支栈桥可用于实施拼装的宽度仅有7.5米。为此以项目工程部长卢锐锋为首的科技攻关团队大胆创新,大胆提出以贝雷片悬挑于江面增加施工场地宽度的拼装方案。方案确实可行,可即使充分保障整个挂篮的重心时刻在栈桥之上,其拼装过程中的安全管控的难度还是很大。

拼装开始后,尽管成竹在胸,卢锐锋等人却每天只休息4、5个小时,其他时间均坚守在现场,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该挂篮整体平移安全、稳定到达制定位置,这项工作因未占用主线工期,节约工期约30余天同时节约了挂篮拼装所需大型托架的型钢用量,减少了成本投入约10万元。

展风采,攻坚克难建功银城

2015年4月,位于益阳大桥正下方的益阳市原三水厂取水泵房因益阳大桥建设项目的启动,益阳市自来水总公司开始了该取水泵房的迁建工程。原定不超过3个月完成的工期,却因施工技术瓶颈、水下地质条件复杂等原因,无法将泵房沉井下沉到位,工程已停工数月之久。这项关系到几乎半数益阳市民的饮水用水问题的取水泵房的迁建工程迟迟不能完成,益阳市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彭建忠急的火上眉梢。

但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尽管工期紧张,项目部依然决定抽调技术骨干奔赴水泵房施工现场,采取“泵房外围取土以减小摩擦力,泵房内用吸泥装置加高压射水破土吸泥助沉施工”的施工方案进行泵房下沉施工。在施工进程中,二航建设者们充分发扬了“争科技领先,创管理一流”的企业精神,大胆创新将吸泥装备进行了全面的改进,购置了钢管进行了无缝焊接加长,采用高压射水空气吸泥装置成功将沉井刃脚内砂卵石吸出,同时派遣潜水员潜入沉井中大块漂石集中放置在一起,通过吊篮吊出。最后他们将吸泥管口焊接十字型支挡结构,用以阻止大块漂石进入。经过20余天的日夜奋战,新取水泵房沉井成功下沉到位。

施工完成的那天,益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彭建忠亲临现场一一与项目工作人员亲切握手,感谢二航局为益阳市做出的杰出贡献。

2017年底,北方寒潮长驱而下席卷湖南各市,伴随着呼啸的寒风气温骤然降至3-5℃,而这对于混凝土浇筑却是致命的,“温度过低极易发生堵管现象,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也将受影响”,北岸工区经理王严在大桥合龙前遇到的难题如此感叹道。为了严格控制混凝土出料温度在15度,拌合站水池进行了加温,还加派专人进行看守。但已经浇筑的混凝土就像脆弱的婴儿,如何养护此时此刻又成为了难题,项目部连夜采购了150块电热毯、40个加热暖灯、20套蒸气养护加温设备,将已经浇筑的部分包裹得严严实实。大桥在“襁褓”中顺利扛过严冬!

一份耕耘,总始于默默无闻,一份答卷,写满了银城百姓肯定的评语。随着益阳大桥主梁施工画上完美句点,接下来项目部将全身心投入到接下来?施工中去。在各方的努力下,目前这座备受市民期待的民心桥正开足马力,冲刺一场关乎城市内部“血脉畅通”的战役。预计2018年5月,通车后的益阳大桥将一道壮丽的彩虹将横亘资江南北,似凤凰展翅,与益阳经济一起腾飞。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