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8 星期日 湖北日报08专刊
中交二航局,国内建筑业鼎鼎大名的企业。
其一,“水工”有绝活,先后参与500余项港口与航道工程建设;其二,建桥有名气,目前世界上已建成十大跨径悬索桥、斜拉桥、跨海大桥,中交二航局分别承建了其中的3座、4座、5座。本来,凭着国内外一项项名扬四海的路桥、港航、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市政等重大工程,中交二航局的业绩榜也是“杠杠的”,但企业却没有停留在“功劳簿”上,而是奋力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在武汉,首个双层空中“云办公”大楼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华中·中交城独栋办公大楼刚刚封顶;
在黄冈,一个世界一流的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正在筹建,不久以后,一个个高质量的地铁管片、市政管廊、建筑产业化住宅PC构件即将从这里“出生”;
在潜江,集镇污水处理工程PPP项目首批6个污水处理厂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全部合格,正式投入运营……
思者无域,行者无疆。近年来,在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在中国交建“五商中交”的战略引领下,立足于做“政府与经济社会发展急所的责任分担者、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度参与者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优质提供者”发展定位,中交二航局在做大做强传统板块的基础上迅速延伸产业链,融合设计、施工、科研、资本运作于一体,全面推进城市综合体、片区开发、水务及生态环保、特色小镇、装配式建筑等新兴业务,不断以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升级。
从工程承包商到建筑业一体化服务商
建筑业和建筑企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中交二航局提出要打造高端策划、设计咨询、产业导入、投融资、项目建设、资产运营“六位一体”的建筑业一体化服务商,就是要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揽子、全程一站式的产品和服务。
从“工程承包商”向“建筑业一体化服务商”转型升级,中交二航局经过了深思熟虑。
一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做支撑。中交二航局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同时拥有水环境和海绵城市研发中心、城市规划院等设计、科研单位;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苏伊士环境集团、北控水务等科研院校及企业均有良好合作关系。
二来,有丰富的经验做基础。此前,中交二航局就已经在水务及生态环保、装配式建筑等新兴领域建成了一大批项目。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中交二航局先后参与水务及环境项目共计40余个,中国石化武汉乙烯净水项目、青山海绵城市改造项目等多个项目,都取得了较好评价。
进军新兴领域,中交二航局有信心、有底气。
“中交城”品牌在越来越多的重要城市亮相。在武汉,中国交建在华中区域打造的首个双层空中“云办公”大楼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华中·中交城正冉冉升起;在大连,由中交二航局和中交东北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东北·中交城也正在进行桩基施工。这两座中交城,不仅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建设理念,更是中国交建与中交二航局着力打造以中交华中区域总部、东北区域总部为龙头,集聚建筑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城市综合体。
中交二航局城投事业部总经理操勇介绍,在设计上,华中·中交城融入中交二航局成熟的造桥技术,打造出总长约900米、跨度39米的最大围合式空中连廊,汇集了中交大厦、领袖合院、云商务空间、中央商墅等多种业态,建成后将为经济开发区地标建筑,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今天,庐山西海项目公司(特色小镇)已经成立,温州高铁新城、武汉智慧生态城、乌鲁木齐旧城改造等片区开发项目正在顺利实施,未来,在杭州、南京、重庆等城市,将崛起更多“中交城”新地标。
城市综合体、特色小镇、片区开发、棚户区改造、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停车场、健康养老等新兴产业,都能见到中交二航局的身影。
勇于“吃螃蟹” 开拓装配式建筑市场蓝海
装配式建筑,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搭积木”。将建筑构件一个个先在工厂做好,然后运到现场进行拼装。
装配式建筑可减少约30%的现场用工数量,大幅度降低水、电、砂、石、水泥等消耗,符合绿色、循环、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通过标准化的建筑设计、工厂化的部品生产,实现建筑构部件的通用化、标准化,现场施工的装配化、机械化,施工组织管理科学化的生产,不仅是深化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建筑业发展的未来。
10月底通车的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难度最大的沉管隧道,就是在工厂预制的。中交二航局承担了近一半的沉管预制工作。他们首次在建筑领域采用新型J型拉钩筋,创新采用大体积构件多点支撑、分散顶推新工法,解决了“沉管航母”的生产、顶推、体系转换等系列难题,实现了我国外海沉管“工厂法”预制工艺的突破,并成为中国沉管“工厂法”生产第一支“吃螃蟹”的团队。
敢于“吃螃蟹”,源于沉淀多年的技术自信。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交二航局就已率先进入装配式建筑领域。旗下三公司、四公司分别在镇江、芜湖成立了桥梁预制厂,并在苏通大桥建设过程中首次大规模的预制悬拼箱梁,这种俗称“搭积木”的建桥方法,也就是现在的装配化施工。此后,这种施工方法还成功应于上海长江隧桥、广州虎门二桥、香港屯门至赤鱲角海底隧道、五峰山公铁两用特大桥、芜湖长江二桥等桥梁、隧道、地铁工程。
近年来,中交二航局在成都、黄冈、温州等地与当地地方投资平台公司合作建设了规模达数万平方米的大型装配式建筑装配式生产基地,并与西安、惠州等地方投资平台公司达成合作,稳步推进更多的建筑装配化项目落地。
在黄冈,武汉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刚刚开工。该项目由武汉地产集团牵头,中交二航局、武汉市政集团等共同出资设立的一家“集研发、设计、制造、施工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现代化建筑工业化公司。一期占地面积350亩,在今年内试投产,产品主要定位为中、小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主要产品类型为盾构管片、各类PC构件等,达产后预计年产能16万立方米,可实现年产值4亿元以上,税收5000万元以上。
对于中交二航局来说,城市综合开发、装配式建筑只是一个开头。
站在当前中国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风口,谁抓住了机遇,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增添后劲,赢得先机。
作为驻汉央企,中交二航局正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今年11月9日,其水务环保PPP项目“第一单”——湖北省潜江市集镇污水处理工程PPP项目首批6个污水处理厂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全部合格,正式投入运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从修建码头、进军桥梁建设市场、率先挺进铁路工程领域,到拓展海外市场、投资项目,再到为转型升级需要积极拓展新兴业务和新兴产业,中交二航局,以创新和实干搏击建筑市场转型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