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业务动态

首页 新闻中心业务动态

精神宣讲 | (2)跨江筑梦:从水工尖兵到桥梁巨匠

发布时间:2025-10-15阅读次数:

1991年的湖北黄石,长江之畔的那个冬夜,二航人做了一个改写历史的决定。

以水工“安身立命”的二航局,勇敢地踏入桥梁建设领域,参与当时交通部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座长江大桥——黄石长江大桥的施工,将浸透汗水与智慧的水工施工技术,勇敢地嫁接到桥梁施工中。而这个决定,开启了桥梁建设“梦之队”的征战之旅。

顺着时光的河流,上溯到激情澎湃的90年代。

二航局派出的首支“川军”正在战斗。他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从未遇见过的难题——江底岩面高差4.8米!流沙层厚24米!石英岩硬度突破149兆帕!

由30名高级工程师,1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的攻坚队投入到第一场战斗。40度高温时,救生衣裹身如蒸笼,汗浆在钢板上滋滋作响。零下6度的寒冬里,北风刮骨如刀,棉衣冻成冰甲。睡觉时报话机都放在枕边,每个人都是“枕戈待旦”。天明前就出发的汽车马达声,则是每天最美的旋律……这,就是二航建设者们的“战场”。

在1991年那个设备简陋、经验空白的年代,作为大型桥梁建设的“新兵”,二航人面临的是难以想象的鸿沟:没有现代化智能装备,没有成熟施工经验,没有先例可循。然而,就是这支“从零开始”的队伍,硬生生创造了奇迹。

从水工到桥梁转型升级的“第一仗”赢得漂亮:7个月,完成重件码头及道路修建1600平方米;完成临建工程3000平方米,首节钢围堰落床就位。浮运下沉钢围堰的速度平均五至六天一节,比行业内在长江上同期建桥下沉钢围堰的速度快一倍。工程优良率达到100%,计划兑现率达到100%,整个施工过程无一伤亡事故发生。

翻开当时的施工记录,依然可以看到:项目背后的体制革命——36艘船舶打破单位界限联动;用合同链代替行政令,“项目法施工”创造新效率!正是这破釜沉舟的二航建造基因嫁接,让公司在特大桥建设领域阔步前行。

这也是为什么在后来的战斗里屡战屡胜的重要原因。4号墩提前三个月封底!世界级难题“高低刃脚围堰”精准就位!创造长江建桥史上最深潜水作业的纪录!每项突破都为二航局建桥战绩筑牢根基,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基建领域的品牌影响力。

回顾黄石长江大桥建设,那声穿透1991年寒冬的巨响,砸开的何止是岩层?它震醒了沉睡的江河,迎来了企业的蜕变新生。从此,二航人水工精神的骨血在桥梁钢骨中重生,一场从“水工尖兵”向“桥梁巨匠”的华丽蜕变,从此启航。

黄石长江大桥,是公司进入桥梁领域的起点和路标。在后续拓展阶段中,以温州大桥为代表的桥梁工程,则奏响公司向特大型桥梁大举进军的“集结号”。温州大桥是公司承建的首座斜拉桥,也是首座实行全桥总承包施工的大桥,标志着二航局具备了全桥施工的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

此后,公司进军桥梁的步伐不断加快,向着难度更高、挑战更大的新领域不断攀登。

公司参建的江阴长江大桥,是国内首座跨径超千米的特大型桥梁,也是首座获国际桥梁大奖的“中国桥”。

苏通长江大桥,则创下最大主跨、最深塔基、最高桥塔、最长拉索4项桥梁“世界纪录”,成为世界首座跨径超千米的斜拉桥。

朝天门长江大桥,创下当时世界最大跨径拱桥纪录,成为山水重庆立体交通领域的耀眼地标。

港珠澳大桥,联通两岸三地的重要枢纽,二航建设者让长达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在伶仃洋底滴水不漏。

援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开创远洋深海无遮掩环境及珊瑚礁地质条件下特大型桥梁建设的先河,更成为二航局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成果。

北盘江大桥、南沙大桥、金安金沙江大桥、深中大桥、常泰大桥、张靖皋大桥、狮子洋大桥、杭州湾跨海铁路桥……一座又一座超级工程横空出世,让“世界之最”成为二航的寻常标签。

世界十大斜拉桥,4座烙印着二航的智慧;全球顶尖悬索桥,5座出自二航人之手;世界十大跨海大桥,6座被二航智慧贯穿壮阔通途。

从水工到桥梁,技术有鸿沟,道路有曲折,但“争科技领先、创管理一流”的企业精神早已刻入基因。最终,二航局不仅成功“嫁接”,更实现弯道超车,从追赶者跃升为领跑者。

一座座跨江越海的超级工程拔地而起, 一项项问鼎世界的纪录横空出世, 一次次从零到一的极限突破震撼全球。二航人用智慧汗水、勇气与担当,锻造出了闪耀世界的“桥品牌”!

二航“桥品牌”,蕴含着1950年南京浦口风雪中,第一代二航人用冻裂的双手铸下的“国家队”基因:在国家需要处挺起钢铁脊梁;留存着75年来从未忘记的使命:让300多座长虹飞越,从长江到伶仃洋,从高山峡谷到江河湖海,跨越的不仅是物理的天堑,更是技术的巅峰、生态的边界、梦想的维度。

从水工尖兵,到桥梁巨匠,二航人建设的“桥”,正从江河湖海,飞向更加壮丽的星辰大海。(陈之玮)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