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业务动态

首页 新闻中心业务动态

弃土场开出格桑花

发布时间:2020-08-17阅读次数:


“弃土场的格桑花开了,五颜六色,很鲜艳。”随着“滴滴”的声音,一则消息和两张照片在中交二航局四川九绵高速公路LJ22合同段项目部微信群中传播开来,大家纷纷向身边的同事分享这一好消息。

在藏语中,“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格桑花也叫幸福花,寄托着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那么,这象征幸福吉祥的格桑花怎么会开在弃土场呢?

时间回到2017年12月,成志宏和他的同事第一次来到九绵高速公路LJ22合同段,就被绵延的山丘和茂盛的植被所吸引,清澈的涪江水在山谷中静静地流淌,一种沁人心脾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

在这个西北小伙印象中,家乡的山都是光秃秃的,除了石头什么也没有。这里,他和同事们呼吸着天然氧吧,听着山中鸟鸣,感受着独特的风景。

随着工程不断推进,根据设计方案,项目路基和隧道施工将产生土石方超过100万立方米,大量弃土需要场地集中堆放。由于项目地处山区河谷,地形受限,加之线路横穿涪江水源二级保护区和大熊猫国家公园,属地环保要求高,弃土场选址问题极为慎重。项目部经过现场勘查、设计论证、方案报批通过后,弃土场最终选在一片地势较为开阔的河滩地上。

然而,随着雨季到来,刚投入使用不久的弃土场被推上“风口浪尖”。当地群众认为弃土场污染了涪江水,使昔日清澈的河水出现浑浊。看到这些,作为项目环保专员的成志宏坐不住了,他立即前往现场踏勘,发现弃土场是一个光秃秃的泥黄色小土包,表面无植被覆盖且与涪江河道之间无隔断物阻挡,虽然采取了碾压夯实和绿网覆盖等措施,但是受持续暴雨影响,导致表面泥土被雨水冲向了河道。

为此,项目部多次召开专题会进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当务之急是如何稳固弃土场表面水土。有人建议在弃土场和河道之间修建泄洪渠,有人建议在距离河道较远的地方另选弃土场,还有人建议将此问题报告给建设单位让他们拿解决方案。大家众说纷纭,却迟迟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成志宏率先提出“先挡后弃,防排结合”的方案,采用修建挡墙、周围辅助泄洪沟以及播撒草籽相结合的方式稳固水土。大家围绕这个思路多番讨论后,一致决定先施工弃土场护脚墙、排水沟及沉砂池,再按1:1.75坡度分二级分层堆放碾压弃渣,两级间设置宽2米混凝土平台,一级边坡浇筑C20混凝土实体防护,二级边坡喷播植草防护,以确保水土稳固。同时在顶面设置3%的单向坡,边坡铺设塑料排水管通至底部排水沟,方便排水泄洪。通过此番努力,弃土场水土保持住了,格桑花也就有了生存的栖息地。如今,这个往日的泥黄色弃土场变为五颜六色的自然景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在这里上演。


为表彰中交二航局项目部在环保工作做出的贡献,在今年开展的绵阳市2020年“十佳环保卫士”评选活动中,成志宏被提名为候选人;负责项目施工的中交二航局二公司也在全市68家参选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的工程企业喜获绵阳市第二届“十佳环保企业”荣誉称号。如今的九绵高速LJ22合同段,各项施工正在高效推进,就像弃土场的格桑花一样充满着希望。(谭凯)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