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在江苏泰州中交二航局常泰长江大桥航工砼1603的甲板上,刚刷的油漆在骄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鲜艳、明亮;30余度的高温,让浓浓的油漆味显得更加地刺鼻,让人更加难受。
“现在没有混凝土浇筑,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给搅拌船做保养。”船长郑学武笑着说。
对于航工砼1603的船员来说,有没有劳动节,似乎都一样。因为从2019年8月开工到现在,他们很多人都还没回过家,一直坚守在常泰长江大桥施工现场,疫情期间也同样如此。
封城前的“建证”者
“3号锚缆松50公分……”“7号锚缆绞70公分……”随着对讲机内指令的发出,几个身着救生衣的工人迅速将卡扣卡到卷扬机前相应距离的缆索上,再打开卷扬机进行收放缆索。
这就是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八晚7点,发生在中交二航局承建的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国内首座集高速公路、普通公路、铁路“三位一体”跨江大桥——常泰长江大桥5号墩沉井锚墩平台上的一幕。
执行这项工作的就是坚守在建设一线的搅拌船——航工砼1603的船员,他们在为钢沉井的顺利着床做准备。“按照先前的施工计划,项目部过年是不停工的。但只要不影响施工,着床完成后,我们是可以调休的。”船长郑学武回忆说。
同样,按照施工计划,像放卡扣这些活都是由专门的工人来进行,但在前期,项目部考虑到工人们很久没回家了,便让一部分工人先回家轮休,却没想到疫情来的如此迅猛,将轮休的工人阻隔在了家里。
“我们当时是被薅去做零时工的。”郑学武笑着说。
23日凌晨,武汉发布当天上午10点封城的通告。而此时的船员们正迎着刺骨的寒风,紧张有序地重复着放卡扣、紧卡扣、开卷扬机的步骤,让沉井一点点地下沉,直至凌晨4点,沉井顺利着床。

(船员正在放卡扣)
“当时,我们有位同事买的是23号早上8点多回武汉的车票,但一封城,他也就回不去了。”郑学武说。武汉封城后,紧接着项目部也根据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对项目全体人员实行集中隔离,保障工人的生命健康。
封城中的建设者
由于项目建设需要,为了使后续复产顺利进行,1月27日,正月初三,项目部经过考虑并请示指挥部同意,决定进行夹壁混凝土的物模试验。摆在试验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混凝土。
按照以往的经验,试验用的混凝土只要30立方米,只要在附近的商混站买就可以,但是受疫情影响,商混站还没有复工。为此,项目部只得想办法用一次性生产1200立方米的搅拌船航工砼1603实验用的混凝土。为此,他们又开始忙活了起来。
与此同时,由于需要浇筑的混凝土要具有在水中不离析、能实现自流平、自密实,以及具有良好流动性及间隙通过性、长时间可工作性等特性,因此要进行多次对比试验,船员们也要不停地配合,并浇筑试验墩。
经过5天的努力,终于试验出了满足要求的混凝土。2月18日,在一系列准备工作完成后,沉井正式开始夹壁混凝土浇筑,航工砼1603的船员们再次忙了起来。
从2月18日到3月18日这一个月,他们开始连轴转,搅拌船也破了它“出生”以来的记录——月生产混凝土超过1.6万立方米。“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浇筑完成的那天及前一昼夜,那次我们一口气浇了33小时,共浇筑混凝土1800多立方米。”郑学武回忆说。
然而,浇筑完成后,也不意味着他们就能休息——
由于搅拌船不同于其他的船只,每次泵送完成后都需要立即对泵管进行冲洗、清理、保养,否则,残存在泵管里的水泥就会凝固堆积,如果要继续使用就需要对泵送管进行拆卸维修;除了要立即对泵管进行清洗,还要对搅拌船的各部位进行上油保养及检修,为下一次的浇筑做准备。
同样,这次在浇筑完混凝土后,他们又坚持了3小时,将设备进行全方位清洗和保养。“对于我们来说,船就是我们的家。”郑学武说。

(浇筑夹璧混凝土)
解封后的坚守者
4月8日,“封闭”76天的武汉“解封”,在湖北,很多人将这一天定为结婚领证的日子,以纪念这个特别的时刻。而就在这一天,家住湖北黄冈的25岁小伙接到母亲的电话:要求回家相亲。
但面对母亲的电话,他犹豫了半晌,回话说:“目前还比较忙,过些时日再回。”其实不然,原来早些时候,湖北籍船员就约定:如果解封了,让别个省的兄弟们先回家。
“疫情来临时,我们很着急,当看到兄弟省份各行各业的人们都不顾生命危险,不远万里来到我们的家乡时,我们信心倍增,如今他们帮我们排除了后顾之忧,我们再坚守几天也算不了什么。”何森解释说。

(船员们正在检修)
如今,“五一”也过了,船员们依旧没休息,因为他们要将这个“家”保养“翻新”一下,至少从外部结构上要看着舒服。(田本灿 陈秋雨)



二航新闻
集团要闻
国资动态
业务动态
媒体聚焦
二航人
专题专栏
港航
路桥
市政
房建
其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