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腹地,山河聚首。穿过沃野田垄,跨过滔滔黄河,便是邙岭深谷,这里的黄土埋着数千年王侯将相的传说。
2021年,河南沁伊高速建设号角划破山野寂静。中交二航局沁伊高速TJ-2标项目团队与山体较量,和时间赛跑,让大道从邙岭深处延伸而出,正谱写着一曲比山石更坚毅的“筑路传奇”。
苦心:踏遍沟壑绘蓝图
2021年寒冬,沁伊高速开工的鞭炮在北岸滩涂炸响。项目技术负责人张波深一脚浅一脚踩在泥地里,目光所及的邙山,正以“没有六里平”的姿态,静待着征服者。岭坡连绵,沟谷深切,三四十米的高差随处可见,要找出最优施工便道、选定梁场与搅拌站位置,唯有踏遍每一道沟壑。
疫情未散的年底,张波带着工程部部长刘志威等人,钻进飘雪的山里“走线”。他们将设计图导入手机APP辨向,每日清晨登顶启程,日暮时分靠卫星定位复盘路线。西沟1与西沟2之间40米深的峡谷,咫尺距离需绕行6公里;七八十度的疏松陡坡,只能手脚并用攀爬,一趟下来浑身裹满黄土,衣服被枣树刺钩烂是常事。那段时间,他们日均步行十几公里,晨光中出发,星斗下归来,鞋子成了最易耗的物资。
红线划定后,测量工作更是毫厘必争。测量员赵咏扛着仪器在陡坡腾挪,为保精度每架设一次仅前进两米,“复测几公里,实际跋涉十几公里,精度却要毫米闭合”。康店互通一个点位,他就测了上百次,往返西沟之间便要耗去4小时。2021年夏天雨水泡透邙山,湿陷性黄土让便道如融蜡般坍塌,已测定的点位全部失效,项目副经理李秋贤直言“反复被折磨”。
临建选址同样一波三折。环保政策收紧,基本农田与林地禁建搅拌站,可用平地仅剩山顶。而5座主线桥、7座天桥的架梁需求,让2座梁场的选址成了棘手难题。张波最初看中的黄河南岸滩涂,因属湿地保护区与耕地红线范围,且存在高空提梁风险,最终忍痛舍弃。
此后数月,8套规划方案、6个备选位置在反复推敲中更迭,三十场专家论证会后,张波拍板“戴着镣铐跳舞”,将2号、3号梁场定在康店互通附近的路基上,无需征地复垦的方案成了当时的最优解。那段日夜操劳的时光,让张波的头发悄悄染上霜白。
山风掠过沟壑,卷起图纸一角。勘探者的足迹已隐入荒草,而筑路者的车辙,正从图纸蔓延向深谷。
决心:削山填谷筑通途
2023年5月,机械轰鸣打破深山沉寂,“北邙山头少闲土”的景象上演,一场与天争锋、与土角力的较量开启。TJ-2标路基主线3.8公里,需削平258万立方米山体、填筑169万立方米路基,89万立方米弃土运往西侧沟壑,总计300多万立方米的土石开挖量。项目负责人曹勤涛笑称:“我们每天都在计算土的数学题。”
修建施工便道是打通群山的第一步,却险象环生。峡谷陡峭如削,沟壑纵横交错,2023年丰沛雨水让黄土成了“烂饼干”,新修便道常无声坍塌或湿滑难行。项目团队在狭窄处拓宽、无路处开挖,危险地段设警示标识,落差巨大处修“之”字形便道,历经7个多月奋战,才让挖掘机、装载机得以进入,多个作业面同步展开。
三地交界的“飞地”权属纠纷,更让协调工作如乱麻缠身。一条便道往往要沟通多个部门,工期被迫拉长,刘立威坦言“进度落后挨批是常事”。路基施工阶段,40米的最大高差需高挖低填塑形,38米的最大开挖深度与22米的填高,让大型设备在局促空间里难展拳脚。
修路,难啃的硬骨头就是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这种土质遇水即软,承载力极易崩塌,项目团队采用强夯、重锤夯实、水泥土挤密桩等工艺,16吨夯锤高空砸落,每25厘米厚的填料层需经多台压路机反复碾压,直至达到严苛的压实标准。高边坡施工中,他们采用“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工艺,布设GNSS智能化监测系统,如“天眼”般捕捉山体异动,预警信息实时直达管理人员手机。
雨天延缓施工进度,项目便开启昼夜不间断作业。夜晚的施工现场灯火通明,挖机挖装、工程车穿梭、混凝土罐转动,轰鸣声此起彼伏。项目设备负责人毋文涛和李秋贤都成了“夜归人”,每日清晨5点顶着雾气出发,深夜12点才拖着疲惫归来。
一年内,绵延数十公里的施工便道、路基、数十亩的梁场、搅拌站、大型设备的作业平台,全都整理出了平地。
张波再次站上西沟崖顶俯瞰,邙山段的路基,在建设者的坚守中逐渐成形,如黑色飘带在峡谷巨壑中蜿蜒远方……
诚心:化解纠纷通民意
“千难万难,征地拆迁第一难。”三市交界的“三不管”地带,飞地纠纷、地界争议错综复杂,征迁工作起初屡屡碰壁,村民的“逐客令”与难听话时有发生。项目书记柳辉深知:“唯有让征迁户信任,才能打开沟通之门。”
从现场调任协调的王志鹏,两年间平均一两天就接到一次征迁求助电话。山里修路需反复征拆村民道路,他秉持“白+黑”工作作风,一次沟通不成便跑十几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保障村民利益。更棘手的是迁坟工作,主线涉及40多户村民的数百座坟茔,“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让部分村民抵触强烈。王志鹏跟着柳辉与村干部挨家挨户宣讲政策,在村民家中一聊就是三四个小时。村民韩大爷起初拍桌拒签,王志鹏便常上门帮着劈柴、拉家常,用诚意打动了老人,最终老人松口:“你们是办事的人,让我父母入土为安。”
协调工作既有温度,更有速度。2024年腊月十三,离过年仅剩17天,巩义段高压线拦在关键施工区域,电力迁改刻不容缓。王志鹏团队与电力公司沟通一年多,敲定在1月23日下午两点至五点——这一气温稍暖、村民用电低谷的“黄金窗口”施工,最大程度减少对800多户村民的影响。降雪当天,他提前致电四村支书并向村民详解安排,现场协调使用C50高强快凝混凝土浇筑电杆,确保4小时内初凝抗寒。暮色四合前,新线路一次送电成功,橘黄色灯光在沉夜中格外温暖。
面对村民诉求,项目团队始终及时回应:强夯施工扰民便调整至白天作业,养殖户担心扬尘就加装雾炮机,果园赔偿争议便请第三方机构鉴定。王志鹏的手机备忘录里,记满了每户村民的诉求,生怕有所遗漏。项目完工后,12公里优质施工便道将保留为乡村道路,让村民售卖山货的路更加顺畅。柳辉感慨:“这不仅省下财政投入,更是铺到乡亲们心坎上的民心路、致富路。”
不日之后,沁伊高速将正式通车。
当车流掠过邙岭,或许无人知晓这里发生过的故事,但这条大道终将作证:是这群工程人,众志成城,让重丘低头、沟壑变坦途,把泪水和汗水深深镌刻在千年黄土中。(王磊)



二航新闻
集团要闻
国资动态
业务动态
媒体聚焦
二航人
专题专栏
港航
路桥
市政
房建
其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