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业务动态

首页 新闻中心业务动态

精神宣讲 |(3)创新铸就桥梁工业化智能建造“时代丰碑”

发布时间:2025-10-27阅读次数:

今年是中交二航局成立75周年。75年前,伴着新中国抚平战争伤痕、重启国民经济的时代号角,中交二航局作为国家首支长江筑港专业队应运而生,肩负起基建报国的初心使命。75载栉风沐雨,二航人始终紧跟党和国家步伐,深耕基础设施建设主战场,在江河湖海、崇山峻岭间淬炼出“争科技领先、创管理一流”的企业精神,铸就独特文化基因。今天,站在75周年新起点,作为二航人,要传承使命担当、赓续争创精神,以厚植发展情怀建设一流企业,加快推进现代二航建设,奋力推进百年二航基业长青,为共同书写新时期中交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地下深处,超级旋挖钻穿透断裂岩层,攻克“豆腐上插筷子”的地质难题;百米云端,一体化智能筑塔机如“竖向移动工厂”,让高空建塔像搭积木一样流畅!

智慧梁场,钢筋自动弯折,全自动移动台座加蒸养生产线,为每一片预制箱梁加上品质与效率的“双保险”;数据中枢,“数智燕矶”平台实现“一图总览、一屏统管、一键指挥”!

从地下到云端,从钢铁到代码,燕矶长江大桥,这座世界最大跨径四主缆双层悬索桥,正在长江之上书写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迁的时代篇章。

从1991年黄石长江大桥实现首次跨越,到2025年手握多项“世界第一”的桥梁工程,三十年多来,中交二航局坚持创新驱动,自主研发桥梁智能建造成套技术和装备,走出了一条从“跟跑”到“领跑”的破茧之路!谈及这场深刻的工业化转型,三大“工厂”是绕不开的关键突破。

其中,被称为“竖向移动工厂”的筑塔机,直接将高塔建造带入了“云端工业化”时代。为了在伶仃洋大风频繁、高温、高湿、高盐的环境里,建起270米的世界最高海中桥塔,团队面临双重挑战:既要突破场地、气候对施工的限制,又要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为此,创新团队率先提出“工厂化”建造理念,但新的难题随之而来:高耸入云的桥塔无法整体移入地面工厂制作。就在困境之际,一个打破惯性思维的想法应运而生:“既然不能把塔柱放进工厂,那就把工厂搬到塔上去。”

借鉴工业化制造思路,二航局自主研发国内首台一体化智能筑塔机。七大功能区无缝衔接,钢筋连接、混凝土浇筑、智能养护等全流程一体化,工效直接翻倍,人力减少60%!此举,将传统高空作业转变为工业化流水线生产,为海中超高索塔建造带来了革命性升级。

2021年,面对常泰长江大桥352米“钻石型”主塔的清水混凝土严苛要求,团队针对性改良,将筑塔机自重减半,再搭配智能布料、温控养护等“高科技”,最终让桥塔以“素颜”之美惊艳长江;2024年,在燕矶长江大桥,第三代筑塔机化身“金钟罩”,以4倍增效的硬核实力,开创了湖北智能建桥的先河!

从人力密集的传统工艺,再到数据驱动的一体化智能筑塔机,公司以“争科技领先”的锐气,持续推动产品的迭代升级,将筑塔机锻造成助力跨越天堑的“国之重器”。

从推动“竖向移动工厂”筑塔机直攀云端,到攻克主缆架设核心难题,实现“高空柔性工厂”索股牵引技术精准作业,二航人始终步履不停,为悬索桥架起了关键的“空中脊梁”。深中大桥主缆,每根由199根索股组成,每根索股长3000米、重85吨。在台风频发的伶仃洋,要将主缆穿过270米高的主塔,难度堪比“风中穿针”。对此,项目团队为主缆架设量身定制了“一个智脑、一双鹰眼”方案:用智能数据替代人工测算,即便在大风天气里,索股线形也能实现可视可测可控;用牵引机器人替代人工“陪跑”,实时监控并识别索股牵引的异常状态。同时,主缆索股内置的光纤传感器更是为主缆注入了科技力量,可实现自动测温、测湿,为主缆百年寿命保驾护航。

“巧夺天工,不如顺势而为!”针对传统现浇箱梁施工效率低、质量控制难的痛点,二航人在李埠长江公铁大桥亮出关键绝招——一体化智能筑梁机,直接为箱梁架设贯通“万里云路”。这台设备集成整跨钢筋制安、模板自行走、混凝土自动振捣与养护等核心功能,实现了钢筋、水泥等原材料“进厂”,成品箱梁“出厂”的现场“流水线”作业,既破解了箱梁运输难题,更凭借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推动桥梁建设向高效化、智能化跃升。

从“竖向”建塔到“水平”架梁,从“高空”作业到“深海”施工,公司正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擎,以三大智能工厂体系为关键抓手,持续推动交通基建领域工业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

从20年前在苏通长江大桥,公司首次提出自适应几何控制方法,到今天燕矶长江大桥的智能建造体系,公司勇担中交集团首个“揭榜挂帅”项目,创新提出“四化发展、三链融合”体系,打造桥梁产品数字云平台。这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理念涅槃,是从“做工程”到“做产品”的跨越!

当前,公司正以“一体化移动工厂”为支点,深化筑塔机、筑梁机等前沿装备研发,将桥梁领域的创新成果辐射至港航、隧道等诸多领域,全面重塑交通基建的工业化基因。燕矶长江大桥的塔尖闪耀的不仅是创新的光芒,更是一个民族工业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觉醒之光。这束光,照亮着智能建造的未来,也书写着交通强国的时代答卷。(张媛)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