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公布了2022-2023年度第二批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结果,中交二航局共有12个项目获奖,其中,新建连云港至镇江铁路五峰山长江特大桥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PPP项目、铁科高速公路松原至通榆(吉蒙界)段高速公路建设项目SY01合同段、湛江港徐闻港区南山作业区客货滚装码头工程、海南铺前大桥(海文大桥)等11个项目获评国家优质工程奖。
国家优质工程奖设立于1981年,是经国务院确认的我国工程建设领域设立最早、规格最高,跨行业、跨专业的国家级质量奖,最高奖为国家优质工程金奖。截至2023年底,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共评选出国家优质工程奖5069项,其中国家优质工程金奖238项。
国优金奖项目介绍:
新建连云港至镇江铁路五峰山长江特大桥
新建连云港至镇江铁路五峰山长江特大桥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全长6408.9米,主桥为双塔五跨钢桁梁悬索桥,主跨1092米,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世界第一座高速、公铁两用重载悬索桥。大桥上层为8车道高速公路,下层为4线高速铁路,开创了悬索桥跑高铁的先河。大桥设计首次采用1.3米超大直径两根主缆体系,首次设计和应用大桥一体化监测平台,填补了我国铁路悬索桥、公铁两用桥质量标准的空白,推动了公铁两用悬索桥建设技术的进步。大桥的建成,标志着悬索桥进入高铁时代,为构建苏北快速铁路网,推动苏中、苏南融合发展,推进宁镇扬同城化,加快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以及对共建“一带一路”和沿海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优项目(部分)介绍:
1.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PPP项目
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PPP项目线路全长26.14公里,设9座车站,设计时速达140公里,是全国最快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之一,中交二航局承建段包含1个车辆段、1座停车场、1个风井、1座车站、3个盾构区间。项目在接触网牵引供电系统、磁控技术、无线通信、智慧化综合监控系统和智慧乘客服务平台应用等方面实现多个国内首创,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项目以“水育柳城,丝织锦绣”为主题演绎,以“浮光掠影,记忆成都”为设计理念,将生态环保和历史文化融入车站设计,达到一站一景的艺术效果。项目的建成,有效增加了成都市温江区的轨道交通覆盖网,缓解4号线客流压力,同时与9号线换乘,实现快速通达金融城CBD核心区的功能,对于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及乘车环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2.铁科高速公路松原至通榆(吉蒙界)段高速公路建设项目SY01合同段
铁科高速公路松原至通榆(吉蒙界)段高速公路建设项目SY01合同段起于吉林省松原市,止于吉、蒙交界,全长206公里,采用双向4车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20公里,是《吉林省省级公路网规划》(2014-2030)“联三”线的组成部分,于2020年9月15日正式建成通车。其中,中交二航局承建的GQ03工区全长约33.8公里,在东北严寒盐渍土地区首条新建高速公路项目,面对年平均气温仅有5.6℃、盐渍土潜蚀路基、跨铁施工天窗时间短等不利条件,建设者研发应用“单构件箱涵环绕式自动喷淋养生装置”“桥面系钢筋负角度张拉”等15项“四新”技术。项目建成后,通榆至长春从4小时缩短至2.5小时,结束了乾安县、通榆县不通高速的历史,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湛江港徐闻港区南山作业区客货滚装码头工程
湛江港徐闻港区南山作业区客货滚装码头工程是全球最大的客货滚装综合枢纽。项目建设16个10000吨级客货滚装泊位和1个10000吨级危险品专用滚装泊位及配套设施,设计年通过能力为车辆320万辆次、旅客1728万人次。码头设计采用人车分流理念,实现旅客和车辆分流上下船。综合交通枢纽设计采用国内最大“帽檐”式曲面幕墙结构和仿“鱼鳞”的菱形铝板屋面结构,可承受17级台风。项目采用智慧管控系统,实现渡海车辆的安检、计重、售取票、验票、配载等多个环节有机融合。项目交付运营以来,极大地缓解了往来海南岛的人流及物流需求,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海南铺前大桥(海文大桥)
海南铺前大桥(海文大桥)是连接海南文昌与海口两市的跨海特大桥,路线全长约5.6公里,其中跨海主桥为独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长460米,主塔高151.8米。该桥是海南省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桥塔最高、跨度最长的独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也是国内防震、抗风级别最高和唯一跨越地震活动断层的跨海大桥。大桥于2015年10月开工建设,2019年3月建成通车,至此文昌到海口的车程由原来的90分钟缩短至20分钟。作为海南省重点交通项目“一桥六路”中的“一桥”,“海澄文定”经济圈的重要交通控制性工程,以及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重要载体——海口江东新区首个完工通车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大桥的建成通车,对推动海口江东新区互联互通和琼北区域协调发展,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5.延庆至崇礼高速公路河北段
延庆至崇礼高速公路河北段是连接延庆新城和河北张北地区的快速交通干道,全长约82公里。由中交二航局负责施工的ZT12标是全线最后一道雄关出口,直抵冬奥会张家口崇礼赛区核心。该标段全长5.6公里,主要施工内容包括隧道、桥梁和路基,其中特长分离式隧道——棋盘梁隧道是全线核心控制性工程,中交二航局承建崇礼方向段,单线全长约3.98公里。项目于2017年开工建设,2019年12月建成通车。作为北京冬奥会重大交通保障项目,延崇高速是北京延庆和张家口崇礼赛区间的直达快车道,项目的建成实现了参赛运动员50分钟快速转场。
6.柳州(鹿寨)至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
柳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主干线泉州至南宁(G72)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改扩建项目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重大公益项目。项目起于柳州鹿寨北互通式立交,终点位于南宁那容互通式立交,途经柳州市鹿寨县、鱼峰区、柳江区等7个县(市)区,全长248.7公里。全线采用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除鹿寨至静兰段为100公里/时,其余均采用120公里/时。全线共有15处互通式立交、6处服务区、3座特大桥。项目的建成通车,对推动大桂林旅游圈向东盟各国延伸,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旅游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7.珠海市洪鹤大桥工程
珠海市洪鹤大桥工程起点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洪湾,终点与鹤洲至高栏高速公路相接,路线长9.6公里,全线按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时速100公里,桥梁宽度33米。其中,洪鹤大桥主桥由两座主跨跨度500米的斜拉桥组成,是珠海同类型桥梁中跨度最大桥梁,也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度串联式斜拉桥。项目的建设,对增强珠三角核心区域对周边地区经济辐射,促进珠海市“双港”建设、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改善投资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珠海市城市总体发展开辟了新的东西向通道。
8.运城至灵宝高速公路运宝黄河大桥
运宝黄河大桥是山西运城至河南灵宝高速公路跨黄河出省的控制性工程,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59(呼和浩特至北海)的关键节点,全长1690米,宽34米,主桥主跨200米,是世界最大跨度波形钢腹板矮塔斜拉桥,全桥采用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大桥桩基最深达86米,为黄河中上游地区最深桩基。大桥通车后,从山西运城到河南灵宝的路程可缩短约80公里,车程由原来的1个半小时缩短至20分钟,进一步加强了山西与中原地区乃至“两湖两广”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对密切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实现南北对接、东西融合,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等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