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二航新闻

首页 新闻中心二航新闻

孙刘洋:90后二航人成功为6岁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发布时间:2020-06-24阅读次数:

“感觉自己像是一名战士,完成了一个光荣又艰巨的任务,顺利归来。”回想起刚刚结束不久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孙刘洋感叹道。6月24日,从河南省肿瘤医院传来消息,孙刘洋成功为一名素不相识的6岁白血病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今年27岁的孙刘洋,家住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章化乡孙庄村,2015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9年加入中交二航局技术中心桥梁方案编制部,从事桥梁工程科技研发、方案编制工作。

早在8年前,孙刘洋还在成都就读大学期间,偶然间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有希望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便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志愿捐献者。2020年1月,孙刘洋接到漯河市红十字会的通知,他与一名患者干细胞配型成功,对方是一位患了白血病的6岁男孩。4月,在漯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带领和引导下,孙刘洋在血站进行了血液高分辨配型符合检测,确认配型成功。

得知这一消息后,孙刘洋便义无反顾地决定将无偿捐赠造血干细胞给患者,家人在他的说服下也一致表示支持他的决定。

5月28日,孙刘洋在漯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在漯河市中心医院进行了采前体检,检查结果一切正常。

中交二航局充分尊重和支持孙刘洋的决定,并高度重视此次捐献工作。受中交二航局党委委托,技术中心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黄灿为孙刘洋送去了关怀和慰问金,并在采集当日到场陪同,为他加油打气。

漯河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李风霞表示:“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挽救生命、造福社会的人道主义善举,孙刘洋用行动传递爱的火种,展示了救死扶伤、乐善好施的高尚情操,这也是中交二航局博爱奉献精神的具体展现。”

据了解,在临床上,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的“希望之光”。但配型成功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前提,在患者亲属里,兄弟姐妹完全配型成功的概率约为25%,与父母相合的概率也仅为50%,非亲缘配型成功率就更低,可以说是万分之一。(晏久顺)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