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来自财务共享中心的预备党员李昱言而言,2020年是尤其特殊的一年。
2019年底,李昱言终于从深圳调回武汉,结束了与女友黄嘉欣三年的异地恋,准备携手步入婚姻殿堂。由于两人的生日仅仅相隔一天,他们便将生日中间的这一天定为了领证日期——2020年2月17日。
但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却打乱了他们的计划。取而代之的是,他们以志愿者的身份双双投入这场战“疫”行动中。“疫情延后了我们的婚期,但我相信经过疫情的考验,婚礼会更有意义,这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礼物”。
以下是李昱言口述:
“战”在一起,有你有我
我爱人是武汉人,我也算武汉的女婿,现在我们正年轻,遇到疫情,我们都想出一份力。2月28日,在财务共享中心党委的号召下,我报名参加了武汉团市委组织的志愿服务工作,和附近社区的11名志愿者组成了社区商超志愿服务队。
为了保障社区居民每日的生活物资需求,我和队友们每天要花费7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进行爱心菜的分装与配送——成筐成筐的莴苣、成箱成箱的胡萝卜、一袋袋70多斤重的土豆,变成600多份“十元爱心菜”。
有时为了保证爱心菜的新鲜美观,还需要剔除蔬菜损坏的部分,刨掉上面的泥土。这些工作简单机械却又颇费力气,衣衫经常湿透,肌肉有些发酸,但看着大家伙忙碌的身影,看着装卸车上慢慢堆积起来的爱心菜,想着能早点把菜分发到社区居民手中,特别是送到那些低收入家庭,我便又开始低头重复着“卸菜、择菜、包菜、称菜”这些动作。
黄嘉欣是我的未婚妻,是武汉市检察院第六党支部最年轻的党员。她的父亲从大年初一开始,就在为防疫物资保障每天奔波;母亲身为武汉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大年初二便也回到了医院上班。
她笑称自己虽然家在武汉,却俨然成为了“留守儿童”。
在父母的感染下,为了与我相互鼓励,她积极响应支部下沉社区的通知,走上了防疫一线。从入户排查疑似病例、风雨中值守小区门岗,再到帮忙转运分发物资,她瘦小的肩膀也能牢牢扛起责任与使命。
每天中午吃简餐的空当,便是我俩最幸福的时光,我们通过手机视频聊着各自工作中的“新鲜事”,相互叮嘱对方做好防护,注意身体。这也算是我们在疫情期间特殊的“约会方式”了。
一路走来,三年异地恋虽然相思万千,但在疫情发生后,我们决定延后婚期,共赴抗疫一线。等待是为了更幸福的未来,相信经历了这段共同抗“疫”的时光,我们会更加珍惜彼此,我们的婚礼也会更有意义。
38.2℃!虚惊一场的成长
3月6日,在接到中交二航局党委部署组建下沉社区工作队的通知后,作为预备党员的我主动向财务共享中心党委报名,并加入到五分公司下沉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队。听闻此事,财务共享中心综合管理部的同事立即联系我,为我准备好防护服、护目镜、手套等防护物资。
我负责的是对百步龙庭小区雨水井、污水井、垃圾桶、楼道、停车场等重点区域进行喷洒消杀。消杀工作属于有毒有害作业,每次工作前我们都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并背负三十多斤重的消杀喷雾器,几个小时下来,身上的汗水就没有干过。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志愿者每天上岗和下岗时,都需要到社区保安亭处进行体温检测和签到打卡。我刚去没两天,便在一次结束消杀工作后的体温检测中被测出了38.2度的高温。
伴随着电子测温枪的警报声,我的心也提了起来:“虽然出来做志愿者,就已经做好了可能会被感染的心理准备,但那个时候还是蛮慌张的”。
幸好闻讯赶来的志愿工作队队长经验丰富,告诉我:“你刚刚消杀完两栋楼道,爬了36层,我判断这应该是防护服闷出的热度。你休息一会再测一遍”。
我随即休息二十分钟后重新测量,体温果然恢复到正常区间,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社区的工作人员也长舒一口气。
体温报警的时候,我一下子想了很多,想到了我的家人、爱人,想到了志愿队里的同事以及这个小区的居民。猛然间,才开始真正地去思考生命、死亡、人生的意义这些平时看起来虚无缥缈的东西。
虽然现在的感悟还很朦胧,但我相信,我和我爱人会在这段共同抗“疫”经历中成长,这也让我们对社会和即将组建的家庭能够更加尽责。
3月21日,我又加入欢送援鄂医疗队青年志愿队,为黑龙江、天津、甘肃、四川、山东五省援鄂医疗队的2000余名医护人员送行。他们冲锋在抗“疫”一线,不畏个人感染风险,用精湛医术抗击病魔,以实际行动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同时也给预备党员的我,上了一堂庄严的党课。(财务共享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