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零时起,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地区解除离鄂通道管控,有序恢复对外交通,离鄂人员凭湖北健康码“绿码”安全有序流动。此前,随着湖北省的市州陆续重启,中交二航局在鄂多个项目开始科学有序地按下“启动键”,终于迎来正式复工时刻。
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项目
3月24日,中交二航局伍家岗长江大桥项目经宜昌市住建局和防疫指挥部检查后正式复工,主桥上部结构散索鞍钢支座安装和引桥支架拆除工作正有序进行。
截至目前,该项目返岗管理人员32人、协作队伍70人,满足现场复工生产要求。为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工作,项目部前期已经准备了充足的口罩、医用酒精、消毒剂等防疫物资,编制了应急处置指导手册,对进场人员建立了“一人一档”资料,其中包括健康绿码(或健康证明)、每日体温记录、防护用品领取记录、进场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等。同时,项目部每天组织专人对生活区和办公区的重点区域进行消毒,大力开展防疫知识宣传教育,采用分餐进食方式,有效避免了人员聚集。
伍家岗长江大桥是宜昌城区首座主跨度千米级的大桥,为双塔钢箱梁悬索桥,采用一跨过江的方式,主跨1160米,主塔高157米。中交二航局负责该桥南岸建设工作,去年年底已按计划完成先导索过江施工。大桥建成通车后,将有效缓解宜昌城区的过江交通压力。同时,对于实施国务院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推进宜昌现代化特大城市和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覃宁胜)
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花马湖水系综合治理近期工程
3月22日,中交二航局参建的湖北国际物流枢纽花马湖水系综合治理近期工程花马湖二站、青山截流港、机场沿湖路三个施工区域机器轰鸣,各施工点工人、车辆络绎不绝,标志着该项目全面实现复工复产。
从2月28日开始,项目部即着手复工申请报备和人员返岗准备工作,3月11日正式复工,成为鄂州市临空经济区机场建设项目中第一个获批复工的项目。为确保复工安全,项目部提前采购了口罩、酒精、消毒液、体温枪、喷雾器、喷壶,以及增强免疫力中药等防疫物资。在返岗人员到达项目部时,立即安排人员对其进行体温测量和全身消毒,为每一位返岗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安排到隔离点进行集中隔离14天。
目前,项目部总计进场165人,施工生产正有序推进。项目部对每一位进场的返岗人员,先安排进行核酸检测、CT拍片和血常规检查,体检合格才能进场施工;对劳务人员进行封闭管理,每个施工点的工人在现场集中居住,安排专人每天进行2次体温测量和登记,专人负责现场及生活区域消杀工作;每个施工区域大门口设置一个外来人员体温测量登记点,严格限制人员随意外出。
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将建成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个专业货运枢纽,对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战略实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花马湖水系综合治理近期工程是整个项目实施的前提和关键环节,将为后续顺利推进机场建设创造条件,争取时间。同时,也是统筹考虑水生态环境保护,维持花马湖水系与长江连通的关键环节。(付双舟)
孝感107国道项目
3月20日,经孝感市孝南区交通运输局和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批复,由中交二航局投资建设的107国道孝感市肖港至张公堤段改建工程PPP项目正式复工。
面对疫情带来的种种困难,项目公司迎难而上,多措并举,制定防疫复工工作方案,合理安排人员返岗计划,积极同当地政府部门沟通,为复工复产做好准备。
获得复工批复后,项目公司立即联合项目部,安排管理人员和工人以“点对点”的方式包车返岗。同时,项目公司积极落实相关防疫措施,对返岗人员查验健康“绿码”、核对身份信息、登记行程信息、复测体温、开展防疫教育和安全交底;项目部采取封闭管理,食堂就餐采用分餐制,人员分时、分批取餐。项目部还提前储备了一次性医用口罩、消毒液、酒精及其他防疫物资,严格执行“两测温、两消杀、两口罩”制度。截至3月24日,项目管理人员已到岗52人,工人已到岗129人。
107国道孝感市肖港至张公堤段改建工程PPP项目是107国道的重要组成路段,全长37.24公里。截至目前,项目路基、边坡及绿化等分项工程已逐渐恢复生产。后续,项目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全力以赴抢抓进度,力争实现全年建设目标。(刘凡 杨科)
十淅高速公路项目
3月19日,中交二航局十淅高速公路项目经丹江口市防疫指挥部、丹江口市交通局、十淅项目公司批准后正式复工。目前,十淅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丹江口水库特大桥桩基施工正有序进行。
为确保防疫复工两不误,项目部统筹协调,第一时间成立了复工暨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编制了疫情防控工作手册及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在项目部驻地及工区现场,每天至少2次消毒;督促员工每日检测体温,及时清洁宿舍卫生,勤洗手、多通风;积极组织返岗人员进行专项体检,详细了解员工身体状况,及时排除疫情隐患;为避免集中就餐问题,项目部试行分时分餐制,制作固定菜式的套餐,装盒打包,即取即走,避免人员聚集。
同时,项目部负责人对重点施工区域进行分析、研判,安排专人对接项目施工需求,帮助做好用工、材料和防护物资供应等前期准备,与政府、业主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有序推进项目复工复产。
十堰至淅川高速公路是连接福银高速与沪陕高速的新快捷通道,全长112公里,是湖北省“十三五”交通规划打造“五纵四横”九条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交二航局承建标段全长15.79公里,其中,丹江口水库特大桥总长1076米、主跨760米,桥面全幅宽31.6米,为世界最大跨度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刘毅)
汉江孤山航电枢纽工程主体Ⅱ标
3月19日,中交二航局汉江孤山航电枢纽主体Ⅱ标项目复工后首仓混凝土顺利浇筑。
该项目于3月16日正式复工,在第一批进场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带领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根据施工关键线路细化量化推进流程和节点任务,一手抓生产,一手抓防疫,以确保汛前完成一期工程剩余工作,泄水闸按期运行,力争实现4月初过流的节点目标。
为适应疫情形势与复工复产的需要,确保项目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项目部将所有管理人员分为一线返岗复工人员和二线居家办公人员。同时,项目部严格落实“一人一档”健康管理制度,每天2次对所有管理人员和协作人员进行体温监测,采取集中封闭式管理,并每天组织对办公区、调度室以及厨房的消毒工作。(洪鑫)
航科物流阳逻产业园事业部
3月20日,中交二航局航科物流阳逻产业园事业部正式获得地方防疫指挥部准许复工批复。目前,事业部码头已停靠船只进行装卸作业。
为做好复工防疫工作,在复工申请得到批复后,事业部班子成员第一时间返岗报到,印发了疫情期间入园须知、加强人员进出园区管理的通知、致合作伙伴的一封信。在办公区、后场作业区、码头作业区分别设置防疫检查点,建立返岗人员登记表,每日定时监测返岗人员体温,严禁返岗人员离开基地。事业部办公区设置了临时会客区与临时隔离点,作业区劳务队伍人员、货车司机持湖北健康码绿码并监测体温合格后方可进入。(史培垒)
武汉双柳生产基地
3月23日,中交二航局武汉双柳生产基地的龙门吊正在平缓移动,熟悉的电焊声再次响起,标志着该生产基地正式复工。
武汉双柳生产基地于3月19日获得新洲区新冠肺炎疫情防疫指挥部复工复产批复,中交二航局结构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了武汉双柳生产基地复工工作推进小组,积极稳妥推进复工复产,确保防控机制到位、员工排查到位、设施物资到位、环境消杀到位、安全生产到位,通过“五到位”的严格落实,快速完成复工复产筹备工作。
目前,武汉双柳生产基地已有返岗人员121人,厂内已对武汉市仙女山路钢箱梁项目、重庆白居寺长江大桥钢结构项目、浙江八堡船闸CZSG-2标钢箱梁制安项目等多个项目进行施工排产。(邢浩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