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二航新闻

首页 新闻中心二航新闻

余宇宽:“总要有人做点什么”

发布时间:2020-02-11阅读次数:

“叮……”

1月25日凌晨0时12分,辗转在床上还没有睡着的余宇宽听到手机微信消息提醒,是航科物流“航科一家亲”的微信群里的信息,武汉红十字会紧急招募男性志愿者。

家住青山建设一路的余宇宽马上把消息转发给家中的母亲和住在附近的同学。余宇宽迅速穿好衣服,戴好口罩,准备出门。

“这么晚了你要去干嘛?”妈妈听到动静,拦住正准备出门的余宇宽。

“我把你拉扯大不容易,你这出去,万一物资需要运送到医院,你被传染了怎么办?红十字会,难道不是政府的工作吗?”妈妈着了急,一把抓住儿子的胳膊。

“我刚才了解了一下情况,这批物资分配环节很重要,我们去能够紧急解决一些问题。总要有人做点什么,我能去帮忙,会更心安一些。”余宇宽能体会妈妈此刻的心情,耐心地解释道。

见余宇宽去意已决,妈妈又往他手里塞了一只一次性口罩,提醒他:“记得四个小时换一次,早点回来。”

余宇宽拿了口罩和车钥匙,出门接上同学,就直奔胜利街162号。从家里出发,开车半个小时后到达。他到的时候,正好有一个大卡车准备往下卸货。余宇宽二话没说,就帮着一起卸货,七八十件医用物资,很快就把仓库剩下的地方给堆满了。干完了这些,他才和负责招募志愿者的工作人员打了声招呼,填写了表格。工作人员给了他一些资料,当晚,和余宇宽一样自发过来的志愿者还有9人,他们10个人刚好编成一个组。工作人员对他们进行了半个小时的培训后,时针指向下午2时30分,余宇宽正式“上岗”了。

“喂,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余宇宽上岗当“接线员”接到的第一个电话,是来自新西兰华人的捐助咨询。这是这名华人第二次打来电话咨询,头一天来电咨询的时候,海外捐赠物资还无法通过海关。1月24日下午,红十字会与海关取得联系,开通了绿色通道。

余宇宽将海外捐赠流程告知了这名来自新西兰的华人捐赠者,按照对方要求,他提供了自己的手机号和微信号,在微信上将具体的捐赠流程和所需求的医疗物资情况进行了详细地说明。

“您好,这边主要是需要医疗物资,不带呼吸阀的N95口罩、带鞋套的防护服、医用手套、护目镜和手术帽……感谢您的支持。”从凌晨2时30分到早上10时,余宇宽接听了120个捐赠电话,他也在接听电话的过程中,把这些内容和捐赠流程,重复了不下120次。

早上8点,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送来了早餐,蒸饺、包子和豆浆,余宇宽简单吃了一点,立马又回到了电话旁边,一边接听电话解答,一边做好登记。

1月25日上午10时,他被另外一批志愿者换下来。回家后,母亲在家守候了他一整夜,红着眼睛轻轻说了一句:“儿子,好好休息吧,辛苦了。”

96年出生的余宇宽,这是他23年来,普通却又不平凡的一天。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