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二航新闻

首页 新闻中心二航新闻

驰援火神山:武汉不能总“封城”!

发布时间:2020-02-04阅读次数:

“一个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眼里泛出了泪光。

近半个月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爆发,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为了控制疫情,不得已于1月23日10点封城!抗疫阻击战的号角已然吹响!

在此关键时刻,中交二航局全力参与抗疫行动。为了解决武汉现有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1月25日,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正式开工,仅仅一周多时间,就建成并交付投用。在医院建设期间,中交二航局两次组织紧急驰援,助力现场抢工,与时间赛跑。

 

 

充分准备,快速反应,送出“及时雨”

“急急急需!今天上午到场!10个集装箱,方钢17根,如有资源,请速联系!”2月1日早上7点41分,火神山医院建设指挥部工作群里发布了一条紧急消息。

7点56分,中交二航局副总经理吴迅回复:“10个集装箱,配套方钢17根,方钢高度略有出入,可以吗?”

7点59分,指挥部回复:“可以的吴总,非常感谢!”

眼看火神山医院交付投用的时间就要到了,建设指挥部却突然接到通知,因为设计变更,现场还缺10个集装箱!在物资采购和运输都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到哪里去弄这些集装箱呢?

火烧眉毛之时,中交二航局迅速回应。“要发动一切力量,随时准备投入战斗!”这是中交二航局党委书记、董事长由瑞凯在党委(扩大)会上跟员工强调的话。有了前期的充分准备,才能有15分钟就确定物资的快速反应。

在1月26日火神山医院建设指挥部紧急召开筹备动员会后,中交二航局马上召开了党委(扩大)视频会,统一部署了储备支援火神山建设紧急需求物资的工作。之后,中交二航局迅速明确了67个集装箱及其他相关物资。

2月1日一大早,中交二航局六分公司就和预定了集装箱的黄陂厂家取得了联系,从厂家直接发出10个全新的集装箱,迅速发往火神山。10个集装箱窗户、电线、空调孔等都已安装好,现场组建后就能直接入住使用。

据火神山医院医技楼施工建设负责人介绍,火神山医院主体结构由800多个集装箱组成,中交二航局捐赠的这10个集装箱到位后,集装箱施工所需的材料就全部到位了,医院定能如期交付投用。他很惊讶的是,“没想到二航局的行动如此迅速,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几个小时就能送到位,真是不容易啊!”

而此时,中交二航局六分公司驰援火神山的另一批物资也正在陆续落实。

原来,1月31日下午3点,中交二航局六分公司安全总监严海宁接到火神山医院建设指挥部的紧急求援电话,现场急需50台电源转换开关、50台防水配电箱。

“接到任务后,我们立刻联系了在十堰、温州等地的多个配电箱和转换开关厂家,找到了货源,晚上联系厂家发货。但是春节期间司机大多在外地,他们不愿意连夜开车到湖北。为此,我们不断地协调运输协会、交警和运输司机,做了大量沟通工作,后来还是温州当地的司机开车过来送货,经过各方的努力,终于让货物连夜上路了。”严海宁介绍说,“这批转换开关和配电箱,一部分1月31日23点30分从宜昌发货,2月1日早9点到达武汉,另一部分2月1日凌晨1点从温州出发,下午4点抵达。”

在火神山医院紧急建设过程中,指挥部相关领导曾多次与中交二航局副总经理吴迅联系,对二航局的帮助表示感谢,称“这些紧缺物资到的非常及时,对火神山医院的建设非常重要!”

 

“抗疫工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1月30日上午,中交二航局接到紧急通知,火神山医院建设缺少安装活动板房的焊工、铆工,急需支援。考虑到结构公司是汉内专业进行钢结构制造安装的单位,中交二航局立即通知结构公司组织应援队前往现场支援。

此前,结构公司早已为应援做好准备,逐个询问了在汉员工是否愿意参与抗战疫情,当时共有11名工人积极响应,随时等待召唤。当日上午10点,接到通知后,中交二航局结构公司生产管理部副部长黄堃立即联系工人。大家一致回复:可以去!马上出发!

刘建锋是结构公司双柳生产基地的一名焊接工人,曾获得湖北省劳动模范、武汉市技能大师等荣誉称号。接到电话后,他马上联系了同住在武汉市青山区红钢城的另外7名工人,准备与同事桑家喜一人开一辆车带大家过去。

家住武湖的王金星因为到汉口的新河桥封路,一时无法与刘建锋等人汇合,他说:“我老婆很支持我,是她骑电动车把我送到了桥头,一路上她多次嘱咐我千万要保护好自己。”

“来电话时我正在睡觉。已经在家等两天了,一直没通知我去支援。”带着家人在新洲姐姐家过春节的洪进兵接到电话后,有些意外,“没想到真通知我去支援了!”“我老婆送的我,走的江北快速路、二环线,一路上就我们一台车,当时心里挺不是滋味。”洪进兵的家人也非常关注武汉疫情,都支持他去支援火神山医院建设,他们说:“医院搞好了,市区的医院就能少好大压力,病人也能及时得到救治了,武汉不能总封城啊!”

因为结构公司双柳生产基地在阳逻,离得远,又封路,为了节省时间,在等待工人的同时,黄堃联系了同在汉阳区的中交二航局一公司仙女山路项目经理罗柳,向他借了12套反光背心和安全帽。12点半,应援队换好了统一的防护服分乘3辆车向火神山医院出发。

到了距离火神山医院两三公里的地方时,现场繁忙的气氛扑面而来。“好多人!好多车!我们走了好远的路才进场。”到了现场应援队才得知,焊接用的都是小型设备,也没有多余的设备能供他们使用。而此时,施工方的工厂正急缺协助生产线制作屋顶板的搬运工。

“既然来了,能出一份力是一份力!”丝毫没犹豫,刘建锋带着桑家喜、洪进兵共8人就去了工厂,剩余4人留在现场协助安装集装箱。

“早上没吃饭,中午也没吃饭。”走出现场时,刘建锋等人在医院旁的加油站一人买了一碗泡面当做了午饭。

厂内制作的屋顶板隔火材料主要是化纤,比较薄,用吊车吊易变形甚至破碎,因为板子较长,搬运一块就要4个人。当晚,桑家喜、王涛等4人一直加班到凌晨两点才回家。大半天的时间,应援队8人协助工厂生产了200多块屋顶板。

31日一早,刘建锋、洪进兵等未熬夜加班的8人又来到火神山施工现场。“板子一车一车的来,我们8个人一个组,负责把板子抬到指定位置安装。这一天,我们工作了9个多小时,卸了好几车集装箱外框架和屋顶板。”劳动模范刘建锋无论走到哪,干起活来都十分投入,他说,“抗疫工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到了火神山工地,虽然没能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但做搬运工他们也很积极。1月31日,支援任务完成,应援队12人全部居家隔离观察。(朱立娟  张庭松  郑立维  刘慧)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