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武汉华大病源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工程正在紧张施工,这是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交二航局全力驰援的第5个公共卫生建设工程。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中交二航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鸿,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施志勇等领导先后到项目指导抢工,并慰问一线建设者。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检测需求量大,实验室建成后,可以大力提升检测速度、减轻检测压力。
据了解,该实验室占地约2000平方米,主要工程包括办公区、辅助实验室、标本制备区等30余个区域的墙体建设、给排水工程建设及室内装修、设备安装等工作。
接到建设任务后,中交二航局党委安排在汉的六分公司牵头,调集一公司、建筑公司、武港院、智行国际等分子公司共同驰援。截至2月1日23时,共有140余名技术人员、工人,15台大型设备、40余台小型设备投入施工。
改造过程中,中交二航局充分发挥BIM、工地视频监控系统等数字化技术优势,利用BIM等数字技术还原既有建筑BIM模型,同时按照设计意图,创建新建试验室BIM模型,配合设计合理规划和优化暖通管道布置。“这样操作,可以辅助现场施工交底,避免结构碰撞和返工,为施工节约宝贵时间。”中交二航局武汉智行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经理助理李建强介绍,“与此同时,公司还推行了工地视频监控系统,将施工现场划分3个区域,安装了7个室内摄像头,全方位、无死角覆盖整个施工场地,实现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的远程监控。同时在大楼外安装了3个摄像头,能够直观地看到材料吊运、物流运输等施工组织场景。”

疫情就是命令。在施工中,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和党员,他们迎着困难砥砺前行,用行动扛起“青年突击队”“党员先锋号”的旗帜,使各项工作能有序推进。
“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把它攻下来。”1月30日上午,在施工交底现场,中交二航局现场技术负责人周益军红着双眼说。原来,在1月29日晚到达项目后,周益军便连夜编制施工计划,每日倒排计划及施工交底书。“说实话,以前从没在一夜间完成这么多工作,但今天不一样,我是党员,有困难的地方就是我的战场。”周益军说。
无独有偶,1月29日下午1点半,在接到中交二航局六分公司人力资源部电话时,物资负责人黄启汇正在家里陪家人吃午饭。“我今年在武汉智慧城项目留守值班,爸妈也是过来陪我。”黄启汇说,但即便如此,当他满怀愧疚的跟家人说起要加班时,父母也很支持。
来到项目所在地后,黄启汇的工作是保障现场的各种主要材料,包括电线电缆、工具、辅材等材料的采购及劳动保护用品的采购与发放。同时还完成了向火神山医院援助的配电柜和pc级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供应任务。“来这里之后,基本每天晚上都在两点左右才能休息,每天只能睡4到5个小时。”黄启汇说。
爱心也会传染。自筹备建设以来,中交二航局始终将保障人员生命健康放在首位,不仅在现场设置了专人的小型医疗工作站,还购买发放了大批口罩、护目镜。而在护目镜的采购过程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家得知用途后,免费赠送了300个。他说:“作为武汉人,能为武汉的防疫工作出力,自己感到很自豪。同时也感谢那些冲锋在一线的工人兄弟们。”
“特殊时期特殊对待,参加施工的人员都是实行军事化管理。无论是住宿、吃饭还是上下班、车辆进出都必须听从指挥、统一行动,确保参与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中交二航局现场负责人刘宜全说。
据介绍,该实验室计划于5天内建设完成。接下来,中交二航局将继续结合各分子公司的特点,发挥各自的优势,调取全公司精干的人力物力,采取两班倒的方式,歇人不歇机器,合力攻坚,确保工程高质量高标准地按时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