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乐宜段4标段隧道群)
6月15日6时48分,随着时速250公里C6662次“和谐号”动车徐徐驶出宜宾西站,驶向成都方向,成贵铁路乐山至宜宾西段正式开通运营,川南地区结束了没有动车的历史,成都至宜宾的铁路行程由之前最快6个多小时缩短至1个半小时以内。
成贵铁路西起成都市,东抵贵阳市,途经四川省的乐山市、犍为县、宜宾市、长宁县、兴文县,云南省的威信县、镇雄县,贵州省的毕节市、大方县、黔西县,线路全长约632公里,为双线客运专线,设计时速250公里。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兰州——西宁——成都——广州”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贵铁路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也因其横跨云、贵、川三省复杂山地,被视为“我国第一条典型山区高速铁路”。
(图为4标最长隧道南厂沟隧道)
成贵铁路于2013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其中成都至乐山段与成绵乐客专重合,已于2014年12月先期开通运营;此次开通运营的乐山至宜宾西段正线全长约145公里,共设5个车站,其中泥溪、屏山、宜宾西等3个车站均在宜宾境内。
中交二航局承建该段第4标段,正线全长30.661公里,途经乐山市犍为县,宜宾市宜宾县、屏山县、翠屏区,施工内容包括线下工程桥梁59座、隧道16座、区间路基8.267公里、站场路基1处,同时有宜宾、屏山、犍为等3座梁场,承担1072榀箱梁的制运架任务及74.5公里无砟轨道施工任务。这也是中交二航局继成渝客专后,在西南地区承接的第二条高速铁路项目。
(图为4标重点控制性工程越溪河大桥)
自2013年12月进场以来,项目团队充分汲取成渝客专施工经验,以“高起点开局、高标准管理、高效率推进”建设方针为指引,进场3个月就完成了121公里便道的修筑与硬化,为克服西南山区特殊地形及雨季施工环境等困难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架梁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通过开展山区客运专线HZQD900单主梁无导梁架桥机箱梁架设关键技术研究,联合二航局工程装备分公司、郑州华中建机公司,研制出自重轻、横向固定尺寸较小,适应频繁变跨、隧道口首末跨架梁等复杂工况,并可自行拆解和折叠过隧道的HZQD900单主梁无导梁架桥机,安全、快速地完成了过隧道、过路基、变跨、隧道口短距离架梁等复杂工况,节约架梁工期101天,获得业主绿牌奖励。
在无砟轨道施工期间,项目团队通过开展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在轨道板线上施工前,进行近百次原材料比选与自密实混凝土拌和试验及14次工艺性试验,确保了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满足标准,并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在110公里轨道战线上,成功实现20074块CRTSⅢ型轨道板首次在西南地区集中落户,为我国自主研发的CRTSⅢ型板规模化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项目团队还在全线大力推行新工艺,自主创新应用了桥梁桩头环切工艺、隧道爆破开挖水压爆破工艺、防水板超声波焊接工艺、止水带热熔焊接工艺、二衬端模环向止水带平展对夹固定工艺、仰拱定型端模工艺、防护、排水、隧道水沟电缆槽移动模架工艺等9项新工艺,有力推进了项目建设。与此同时,项目团队还通过全面开展QC小组活动,积极解决各种质量通病,有效提高了工程建设质效,并荣获“2015年度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荣誉。
此外,项目部还被成贵铁路公司选树为全线综合示范单位,在全线综合示范段观摩会上,项目部将综合示范段工程的施工与消缺、验收工作同步推进的管理理念得到肯定与推广,掀起了西南铁路业内前来观摩学习的热潮。
正是项目团队无畏西南山区特殊施工环境,通过综合示范段建设,无砟轨道首件工程等创新创优实践,多次在全线树立工艺示范、质量示范与管理示范的标杆,得到了成贵铁路公司及行业内外相关单位的认可,累计获绿牌27张,荣获四川省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状”,项目员工分别荣获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授予的“火车头奖章”及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
成贵铁路在成都与西成高铁相连,在贵阳与贵广铁路、沪昆高铁相连,不仅承担着西南地区省市间的城际、区(县)际客流运输功能,同时兼顾西南、西北地区与华南地区的长途客流运输功能,其全线建成通车后,成都至贵阳将无需绕行重庆,两地行程将缩短至3小时以内,比普速列车运行时间缩短9个小时左右,惠及沿线3600多万人口,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作为南下出川最快捷的一条“高速通道”,成贵铁路将实现成都至南宁全程高铁8小时可达、至广州7小时可达,后接广深港高铁,再需不到1小时即可抵达香港西九龙,对四川乃至西南、西北地区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经济区等发达地区,充分利用广西、云南等沿海沿边开放口岸,深化与南向国家(地区)的开放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李径遥 张延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