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瑙河从塞尔维亚境内蜿蜒穿过,境内河上只有一座大桥:2014年由中国交建建成通车的泽蒙大桥。这座桥成为跨越多瑙河的一道亮丽风景,被塞尔维亚民众亲切地称为“中国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中国和塞尔维亚的企业往来更加密切。2017年5月,中国交建继续承建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在该项目的推进中,当地分包商承担了不少于49%的建筑份额,塞尔维亚建筑企业为此说,“中国桥”建成了中塞企业的“联姻桥”。
跨国合作不仅需要技术输出,更需要真诚和沟通。为了让塞尔维亚企业全面参与E763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国交建设立“资金池”,通过加快计量,尽快支付,提高分包商参与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塞方的工作效率,中方员工现场教学。在E763跨线桥盖梁施工中,若按塞方人员“传统”顺序来,则要一步一步经过扎钢筋、支模板、浇筑混凝土等流程按部就班走下来;而中方员工则另辟蹊径,通过边绑扎钢筋边浇筑混凝土的平行施工来提高功效。为此,中方派出一个钢筋班组前去“现场教学”,工期一下从原来计划的9天缩短到实际5天。
Rapid公司是塞尔维亚最大的河沙供应商,由于项目建设的需要,砂供应总量需由20万方提高到60万方,每天供应量由2000方提高到3500方。可运砂船的输送能力有限,急需改装。中方了解情况后,派出焊工和电工帮忙改装。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工作进度加快了40%。中国工人的专业和敬业,让Goran竖起了大拇指,他当即决定改变原来只有白班作业的“习惯”,实行24小时不间断作业,满足建设的用砂需求。
项目部驻地供水设备出了故障,没有水生产不了混凝土,项目部只得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塞尔维亚Voudment公司求助。对方在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过来进行了维修,并拒绝收取任何费用。临走时,该公司员工指着萨瓦河大桥说:“你们为我们建桥,即便在周末也不停止工作,我们塞尔维亚人非常感谢你们!”
塞尔维亚政府将E763项目作为标杆项目,总统武契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两次来到施工现场。当看到整个项目雏形初现,且安全、质量、进度等指标良好时,他向中国建设者鞠躬致敬。他说E763项目是塞中友谊的象征,也是塞中企业合作的结晶。
2018年10月18日,中国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塞尔维亚出席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16+1)交通部长会议时,也专程来到E763项目调研,他称赞该项目是“一带一路”上中塞企业共建的样板工程。(刘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