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该桥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长约55公里,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大桥开通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23日上午,在珠海市举行的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并巡览大桥。在东人工岛,习近平强调,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他强调,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港珠澳大桥由三部分组成:海中桥隧主体工程,香港、珠海、澳门三地口岸,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连接线。海中桥隧主体工程全长29.6公里,采用桥、岛、隧组合,其中22.9公里为桥梁,6.7公里为海底沉管隧道,由人工岛实现桥隧转换。主体工程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设计使用寿命为120年。
从1983年香港企业家胡应湘提出兴建连接香港与珠海的跨海大桥至今已经35年;从2003年中国交建参与大桥的论证与设计,已历15年;从2009年大桥破土动工到通车已近9年。作为大桥主要设计建设单位,中国交建承建了沉管隧道、东西人工岛、青州航道桥、口岸人工岛、香港和澳门段的大部分工程,占主体工程量的70%以上。
中国交建旗下二级子公司中交二航局先后转战牛头岛、东人工岛、西人工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承担沉管预制厂建设、超级沉管预制、非通航孔桥建设、最终接头施工、海底隧道内装、岛上主体工程大斜屋面安装和沥青路面铺装等关键工序施工任务,为超级工程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大桥被英国卫报评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奇迹”是自信的建设者撸起袖子干出来的。在沉管隧道施工中,中交建设者完成了100多项试验研究,研发了10多项世界领先的专用设备和系统,获得了500多项专利,攻克了10余项外海沉管安装世界级工程难题。港珠澳大桥仅钢材用量就相当于60座埃菲尔铁塔,能够抵抗8级地震,抵抗超过16级台风。超强台风“山竹”验证了超级工程的成色。(李正林 叶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