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乌鲁木齐东二环观园路高架桥上,中交二航局的筑路工人们正在进行着桥梁的预应力张拉,这是一座桥梁施工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步骤。
“对每一座大跨度的桥来说,钢绞线就像桥梁的骨骼,承担着桥梁大部分的重量,我们所看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实并不是桥梁主要受力的部分。”该段工程部部长周蔚说。
4年来,周蔚日夜坚守在刚刚贯通的东二环雪莲山至东山垃圾场段上,该段虽然只有7.3公里长,但为了贯通却用了4年时间。
老工长解锁新技能
对于市政工程项目来说,复杂的管线征迁是建设中的一大难点,一根军用光缆成了束缚二航建设者的绳索。
“当时这根光缆在地下1米处,直接穿过桥梁的基桩和承台。”周蔚回忆道:“如果不改迁,对我们的打桩和承台的施工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据悉,在这根光缆的改迁中,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改迁时间,导致改迁从2015年年底到2017年7月迟迟无法完成。“如果这根光缆在改迁的过程中损坏,很可能导致大面积的的军用通信中断,因此不能贸然改迁。”周蔚说。
在漫长的等待中,项目部也在积极研究方案。“最后,我们决定人工开挖。”但当他们将这个方案告诉施工队时,施工队却不干了——他们觉得风险比较大,一旦挖断军用光缆,自己担不了责任。
“由此一来,我们只能与同事们重新寻找协作队伍,并自己用双手开挖示范”,周蔚说。“虽然解决了承台的开挖问题,但接踵而来的则是承台的浇筑。”据介绍,浇筑承台要么连同军用光缆一同浇筑,要么将光缆改迁。如果选择后者,则意味着施工的再次被搁置。“为了不影响进度,我们经过研究选择了前者。”
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既能保护光缆又能正常浇筑成了拦在项目部面前的一道坎。“最后还是我们一位老工长想到了办法——将直径20厘米的pvc塑料管剖开一条口子,再将军用光缆摁进去套住,形成保护套。”周蔚说。同时他们还在浇筑的同时预埋了一条空心管作为备用,这一方法得到了军方的肯定与支持。
采用这个办法,项目部仅用了13天完成了承台浇筑。
两千贝雷保畅通
工程开工后,项目部在技术创新、优化设计上持续发力。据了解,4年间,分部共优化技术5项、变更方案6项、获得新型实用型专利2项。观园路高架桥的支架搭设就是一个运用新技术的好例子。
作为本段的控制性工程——观园路高架桥长1597米,最高桥墩高32.691米,该墩上的现浇梁为乌鲁木齐最高的现浇梁。其中第5联跨越克南高架,全长120米,是目前二航局六分公司现浇梁中跨径最大、荷载最大的组合型体系支架。
克南高架是乌鲁木齐的交通主干道,如何在施工中不给人们正常的通行造成困扰是一大难题。“本来在30多米的高空中作业就有难度,而现在需要在保障通行的情况下施工,难度就可想而知了。”项目安全部工作人员肖雄说。
为了做到安全保障万无一失,项目安全部会同各部门制定实施了《安全风险管理实施方案》,同时优化了支架的搭设方法。
“从东二环观园路桥下往上看,就会看到密密麻麻的支架,这些支架是用2000余片贝雷片拼装起来的,每一片贝雷片300千克,长3米,高1.5米。”肖雄介绍说。
搭建起结实的支架后,项目部还在路面上方铺设钢板,防止大物件脱落对路面行驶车辆的危害。同时,还在支架上大面积铺设铁丝网,防止小物件的脱落。
一系列的保障使得支架在搭设过程中不仅从未封闭道路,还保障了克南高架的安全高效运行。
“我在很多地方修过桥,像观园路桥这样,为了保障下面道路正常通行,想了这么多办法的施工方真的很少见”,协作队工人田军说。
彻夜不休“黑企鹅”
道路安全、顺利的贯通,离不开一群背着仪器,日以继夜地奔波在钢筋水泥、羊肠小道上的测量人员。
由于新疆昼夜温差大,白天在36℃的高温下作业,晚上气温则有可能是在8℃以下,如果下雨,可能会更冷。因此,项目测量人员外出工作时背的包里必有两样东西——棉衣和伞。
刘克友是2016年来到项目部的,当时他毕业工作才满一年,在他的脑海中记忆最深的是2017年8月某晚的一场雨——
“那天一天都是晴天,白天温度是35℃”,刘克友说,“但是到了晚上,一场毫无预兆的大雨倾泻而来。本来晚上视线就不好,需要配备专人使用强光手电照射才能看清数值,一下雨视线就更不好了。”
即使是下着雨,观测却不能停止。为保证仪器不受损害,刘克友与同事们将伞都遮在了仪器上,而他们自己都在雨中淋着。“最难熬的是凌晨三四点钟,那真的是又冷又困又饿,但我们还是坚持每两小时在QQ群上报一次监测数据。”刘克友说。
宁孝廉是2017年毕业来到东二环的大学生,个头不高,每天都背着20斤重的仪器脚架,来回奔走7.3公里的的各个点上。“变黑是肯定的啊,三四十度的高温,但这是健康肤色。”每当有人对宁孝廉说他变黑了时,他总会这样笑着回答。
6月16日凌晨,“2点21分,观园路高架桥第五联现浇梁最终沉降量稳定于11毫米……”,“3点40分……”,“5点05分……”宁孝廉在群里持续汇报着……四年来,只要有现浇梁施工,总有一个带着“测量组”头衔的“小企鹅”在QQ列表中不眠不休地跳动。
据了解,监控测量是通过持续对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进行观测,确定沉降观测点沉降量及变化趋势,分析建筑物沉降变形速率及最终沉降量,合理确定和调整建筑物沉降预防措施和方案的方式,来确保建筑物施工运营期间的安全。(田本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