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快来看我们种的西红柿、黄瓜……”在公司乌鲁木齐东二环项目部维吾尔族员工驻地,艾麦尔·阿拉提拉着前来一同庆祝肉孜节的项目书记贾能文热情地说道。而在2017年7月10日,阿拉提和大部分人一样是带着疑虑来到东二环项目部的。
说起当时的情形,阿拉提依旧记忆犹新:“还记得,我们来的时候是贾书记去车站接的我们,到项目部已经是凌晨了。”
当时和阿拉提一同来到项目部的还有34名维吾尔族务工人员,他们都是新疆和田地区的富余劳动力,经过政府牵线搭桥,来到项目部工作。
“这是我第一次离家这么远,当时还是蛮忐忑的。”阿拉提回忆道,“但后来一想,既然要来,就好好工作。最坏也就像电视里的农民工一样吧,住在简陋的工棚里,然后自己生火做饭什么的。”
踏进项目部的大门后,他们心中的想法悄然发生着变化。当天晚上来到寝室时,牙膏牙刷、毛巾脸盆等基本生活用品早已整整齐齐地放在他们床头。“就像在宾馆一样”,阿拉提说。
令阿拉提惊奇的还有,进入项目部后并不是立即上工地干活,而是项目部请人为他们进行了为期10天的培训。
原来,项目部接收他们后,第一要解决的就是语言不通的问题。为了让他们更快地融入项目施工生产,项目部专门聘请了双语老师,教授基本的普通话,还安排安全等部门人员教授现场安全、施工防护等知识,便于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保护自己。
“我最感动的是,开班仪式上贾书记鼓励我们好好学习知识、技术,以便在项目完工后,我们还能靠手艺赚钱,很受鼓舞”,阿拉提回忆道。
不单单是在学习技能方面,项目部做了规划;在生活习俗上,项目部也做了充分的考虑。“当时考虑到我们与他们的民俗有所不同,为了尊重他们的文化信仰,特地在离项目部不远的地方为他们修建了独立的生活区。”贾能文说。
除了基本的生活用品,生活区每个宿舍都配设了空调。“从未想过出来打工还有这么好的条件!”阿拉提感叹道。“并且在我们工作时,工友们也对我们很好,有什么问题比划一下,他们就会立即帮助我们,就像家人一样。”
今年6月15日肉孜节前夕,项目部买了羊肉、散子、西瓜等物品,送到了维吾尔族员工驻地。“过节嘛,就要有过节的样子,就要弄得红红火火”,贾能文说。
物品送过去的当晚,贾能文就接到了邀请电话,邀请他参加他们次日肉孜节的庆祝活动,这也便出现了前面看西红柿苗的一幕。
这些农作物正牢牢地扎根在泥土中,顽强生长。“要知道,这里以前是连草都不长的黄土,现在这些小作物竟然都开花了”,贾能文说。
参加此次肉孜节的还有从维吾尔族员工家乡——和田策勒县乌鲁克萨依下乡玉龙克尔村远道而来的第一书记哈吉台。当他看到整洁的院子、快乐的乡亲时,紧紧地握住贾能文的双手说:“感谢!我替玉龙克尔村的乡亲们感谢您。”
在庆祝活动中,贾能文代表项目部对各位同胞及其家人致以节日的祝福,同时他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家都能一如既往地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为东二环项目优质高效的建设助力,为新疆的发展贡献力量。(田本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