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二航新闻

首页 新闻中心二航新闻

精准扶贫遇上“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8-06-26阅读次数:

    打开手机,随时查看贫困群众需求信息,捐赠后还能收到爱心反馈,吃过晚饭后,公司成都地铁项目部员工三三两两地在讨论爱心扶贫的事情。与以往不同的是,项目部没有准备捐款箱和扶贫物资,员工张军正在看着手机信息,准备捐出自己的物品。“现在下班后,我都会打开手机看看。天天捐钱不现实,但是捐些他们需要的物资,这个我还是可以办到的。”自从项目部在今年二月份推广“社会扶贫APP”以来,张军通过这个平台已累计捐赠了物品十多件。

    张军说的这个“社会扶贫APP”是中国社会扶贫网的手机应用软件,它由国家建档立卡大数据资源,运用互联网新技术和新模式,搭建一个连接贫困人口和社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的网络服务平台。这是“互联网+”环境下,国家开创的扶贫新模式。现在,成都地铁项目部的员工均已在平台上注册成功。

    过去,项目部开展精准扶贫持续时间不会很长,因为施工任务结束后,大家各自奔赴不同的新项目。项目上开展扶贫工作也基本上围绕组织捐款、慰问孤寡老人、关心当地贫困学生三种方式开展。每次捐款,员工对善款的接受者和取得的效果并不知情,组织慰问活动也大多是项目上办公室人员参与,一线操作人员很难抽身参与其中。

    “社会扶贫APP”正好解决了这些问题。该APP有五大功能平台,包括爱心捐助、扶贫商城、扶贫众筹、扶贫展示、扶贫新榜样。员工下载好手机APP,注册成为爱心人士,就可以随时随地关注贫困群众发布的需求信息,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网上捐款、捐物。

    与传统的扶贫方式不同,“现在,我捐的钱和物资不仅可以知道捐给了谁,还能收到他们的爱心反馈,感觉自己做的事情特别有意义。而且这个还不受时间、地域限制,我在湖北老家的旧电视机照样可以捐给四川山区的贫困群众”,张军说道。

    “这个APP,让我也有能力帮助其他人了。我母亲身体不好,需要常年吃药,几乎没有多余的钱捐出来。但是这上面可以捐物,比如书包、衣服、电风扇等等,我可以把物品捐出来。现在不仅我在手机上注册了,我还动员在老家的妻子也注册了,家里的情况她更了解一些”,农民工老赵说。

    项目部也积极跟进,收集员工不用的旧手机、书籍、衣柜、椅子等等电子、生活用品,并陆续将这些物资捐赠出去。(刘岩)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