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由中交二航局负责施工的文莱大摩拉岛大桥竣工,预计月底通车。该桥为连接文莱摩拉区和海上大摩拉岛的重要桥梁,是文莱首座建成的跨海特大桥,大摩拉岛将告别无桥梁连接文莱大陆的历史。
文莱大摩拉岛大桥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北濒南中国海,南临文莱湾。该项目采用EPC合同模式,合同金额为2.61亿文币,约合12.73亿元人民币。项目由中国交建旗下的中国港湾承建,中交二航局负责施工。该桥全长5915米,为双向四车道公路桥梁,设计时速为100公里,施工内容包括一座长2680米、宽23.6米的跨海大桥,一条长310米的西接线路及长2925米的东接线路。
自2015年大桥开工以来,中交二航局建设者先后克服了施工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物资设备供应匮乏等多重困难,先后解决了海上超大长细比桩基施工、热带地区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无塔吊大型连续刚构主桥施工、短线法大型架桥机过主桥等技术难题,创新研发了包括短线法架桥机逆向安装、弯曲折叠式架桥机短线法安装小曲率超高横坡箱梁施工等多项科技创新技术成果。
其中,在大桥桩基施工阶段,面对浅水区超厚淤泥质、砂质软土覆盖层及深水区松软粉质黏土的不利地质条件,项目部吸取国内外成熟经验,着重在桩基护壁型式、成孔工艺、泥浆性能等方面展开研究,并由此研发了超大长细比海上桩基施工的关键技术,成功解决桩基施工难题。
此外,在大桥西侧引桥施工阶段,由于受地形限制,西侧引桥位于半径550米的平曲线上,桥面需拐一个将近90度的急转弯,这在世界建桥史上亦属罕见。为此,中交二航局建设者对用于引桥箱梁架设的传统桁架式架桥机进行改造,研发小半径宽幅箱梁节段架设设备,创新运用“弯曲折叠式架桥机短线法安装小曲率超高横坡箱梁施工工艺”,通过设备自身机构调整,适应小半径平面线形,攻破了大桥曲线段的施工难题,在保障节段安装精度的前提下成功帮助大桥实现急转弯。
文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文莱大摩拉岛大桥被列为“中国造”海外大桥十大名片之一,对推进文莱城市的发展以及大摩拉岛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将加快大摩拉岛成为世界级产业园区的步伐,有助于重塑文莱经济发展格局,也将搭建起中国与文莱的友谊之桥。(李昕聪 叶常清)